采莲船灯舞
来自: 13911813789
2017-03-31
2492

  采莲船灯舞源于江南采莲习俗。

   自古江南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湖泊池塘,水面多植莲藕。夏秋之际,少女少男乘舟出没莲荡,轻歌互答,采摘莲子,诗意昂然。地处洞庭湖西岸的常德地域,也是湘莲的主产区,泛舟采莲的习俗历来很浓。采莲季节,荷花盛开,芬芳阵阵,风光旖旎,浩瀚而碧绿的水面接天连碧,翠绿的莲蓬矗立于亭亭玉立的荷花和青绿如盖的荷叶间。穿著齐整的年轻男女,轻盈地跳上那两头尖尖的小小莲船,撑点篙儿,轻盈荡舟,穿行于莲荷之间,边采莲,边唱歌:

  小妹撑船绕绿荷,阿哥随唱采莲歌。 

  一声情调心相印,戏水鸳鸯透碧波。

   采莲船也是常德灯舞的重要部分,每逢春节和重大节庆活动,它和龙灯、狮灯、秧歌、蚌壳灯等一起载歌载舞。常德民俗志载:“采莲船用竹篾扎成,一人(妇女)扮演美女坐于船中,一人扮演船夫荡浆。表演时,在锣鼓、乐器的配合下,作碎步交换位置,其舞蹈画面与‘车车灯’近似。船夫领唱.众人相和。表演时间多在春节或重要节日期间,往往与车儿灯交替进行,地点多设在室外。”采莲船自娱自乐性很强,好学易演,群众喜闻乐见,常演不衰。常德采莲船于明末清初从湖北传入,湖区县特别流行。

   常德采莲船用竹、木、纸、布等扎成无底彩船,船中间有遮阳雨蓬,外蒙彩色绸布或彩纸闭扎成一个漂亮的彩屋。船下身用绿色彩布遮拦,似水波浪,旦角将船系在腰间,如乘船状,丑角手执木桨边划边舞,撑篙,扳舵,闯滩,斗浪,二人合舞,若舟行水上,手、眼、身、法、步,极富夸张,表现着水乡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和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也可三人演,即两个划船的和一个小旦;还可以增加到四人,另加一个手拿团扇折扇、身穿拆子,头戴公子绅的小生。 

  采莲船唱词的特点是:取材广泛,随口成文,句式规范,字数齐整,节奏明快,板眼分明,押韵琅口,通俗易懂。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乐停开腔,乐起歇声,明快嘹亮,声韵铿锵。临澧、澧县一带是一唱众和,一只唢呐就可伴奏,用锣鼓点子作间隔过门,由“二句子”组合七字句加衬词成四个小句,如: 

  采莲船好比嘛/嗬嘿,大花轿哪嘛/嗬嘿。 

  托起姑儿嘛/呀嗬嘿,水上飘那么/划哟!

   而安乡县唱腔又有所不同: 

  领:采莲船哪/众:衣哟; 

  领:两头尖哪/众:啊吔; 

  领:兄妹双双/众:呀喂子哟;

   领:采湘莲哪/众:划着。 

  下面的唱法别有风味,但已记不得是哪个地方的佳做作了: 

  春季那个/早来哟嗬,桃花哟嗬嗬/香啊哎嗨伊子哟,

   天换那个/季节哟嗬,人换哟嗬嗬/妆啊哎嗨伊子哟, 

  犁耙那个/水响啊哈,种的种田忙/啊哈伊子哟。 

  采莲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宋代《太平广记》载:“唐玄宗在东路,大宴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者,或谓令较其胜负而赏罚焉……山车、旱船、戏马、斗鸡……。”可见采莲船早在唐代就已流行。宋代《儒林公仪》、《宋史·乐志》中说:“五代时前蜀王衍曾作蓬莱山,以绿罗画水纹为地衣,上置莲花,舞者乘船在地衣上转动。”“宋代仿其事,宫廷队舞女弟子队中有‘采莲队’,舞者乘彩船,手执莲花而舞。”由此可见,采莲船灯舞由唐宋宫廷采莲队舞演变而来。 

  关于采莲船的起源,还有一段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涔河还没有桥,每逢大水,老百姓极不方便,甚至有人淹死。官府腐败,无钱修桥;富人吝啬,无心捐桥。百姓无奈只好烧香叩头以求神灵。一日,河面上漂来一只小船船,船头一个撑篙汉子,船尾一个艄婆,船舱一位年青貌美女子。艄婆说:我们一家采莲为生,女儿尚未婚配,恭请各位将金银投向我女,投中者即为郎君。有钱人闻讯赶来,纷纷将金银投向这位天姿国色的女子,但竟然没有一人投中。这样一天,两天,投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投中美女的。于是,美女终于说话:我乃南海观世音菩萨,得知涔河无桥,行人不便,故施此计,筹备桥资,现已足够,谢谢!说完,化作一片祥云离船而去。船里的钱谁也不敢动用,人们推举当地长者牵头,用这笔钱修筑了一座石桥,并取名叫涔阳桥。后来,人们每逢春节就玩起采莲船灯舞,以纪念和颂扬观音菩萨的善举。

采莲船采莲船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