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糕一种地方食物。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蔚县两地及山西大同广灵、灵丘等县及周遍村庄,多数中午以其为主食!是用黍子去皮俗称黄米,磨成面粉为主要原料(可选择性的掺杂少许玉米面或小米面或不掺),用水拌成粉团状(软硬视个人及家庭成员口味而定)在锅里蒸制而成,然后用手(可蘸少许凉水)揉成块儿状!最后可在糕块儿上面涂少许食用油!这样就是面性黄糕!若再把黄糕揉成鸡、鸭或鸭蛋大小的球状(或包馅或不包馅)在油锅中炸一下就成了油炸糕了! 单子叶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叶子细长而尖,叶片有平行叶脉。籽实也叫黍子,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黄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性黏,常用来做年糕、酿酒,在张家口的蔚县、阳原及山西、内蒙部分县还用来做黄糕及油炸糕,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北方人吃黄米面糕,南方人吃糯米糕,西部少数民族吃糌粑。而吃糕一般都在过年,取其“粘”与“年”,“糕”与“高”南谐音,又称吃“年糕”,图个年年顺利、步步登高的吉利。阳原人极爱吃糕,奉为主食,是天天过年、顿顿登高。每天在食堂里或农家吃饭,每人桌前必有一盘黄澄澄的糕,大家一起谈笑风生,吃得津津有味。
阳原黄糕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的特产。阳原人极爱吃糕,奉为主食,是天天过年、顿顿登高的意思。每天在食堂里或农家吃饭,每人桌前必有一盘黄澄澄的糕,大家一起谈笑风生,吃得津津有味。
黄糕是用黍子去皮(俗称黄米)后磨成面粉做成的。 阳原的土地大概极适合种植谷黍类的作物,产量、质量均属上乘。黍子做成的糕虽然质硬不好消化,但却耐饥抗饿。有农谚曰“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当地的农民基本上把它作为口粮,因此几乎天天吃糕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糕还是招待客人的首选食品,你如果第一次到阳原县农家作客,吃饭时主人一定会给你端上一盘香喷喷的糕来。
普通农家做糕的方法比较简单,做糕时需用温水和面,由于面本身的水分较大,水放的不要太多,收得住面即可。然后将面散开来放在笼屉上,旺火蒸大约十五分钟出锅,盛在一个大盆里,开始揉面,又叫“揣糕”。趁热开始来回揉面,同时要用拳面使劲地压面。面很烫,取一碗凉开水,把手放在凉水里浸一下,要不断地浸,揣好的糕极富有光泽且很有弹性,最后在表面抹一层麻油,就可以吃了。吃时用铲子铲一块,和着莱一起吃,最好是普通人家汤多的大烩菜。城市人也常吃糕,只是比较奢侈繁琐,多用油炸,而且要在里面包红糖或豆馅儿。吃包糖糕时,又烫又甜的糖汁顺嘴角往下流,再伸出舌头四下一转,将嘴唇上的糖汁儿0干净,满口流香。
黄糕有多种吃法,但最出名、最上讲究的当属油炸糕了。油炸糕的做法是将蒸熟揣好的黄糕切成一些小块,包上糖、豆沙或枣泥等馅后,再上油锅炸,待炸成外焦里软,黄里透红时捞出来,便可食用了。这种美食在以前只有来了尊贵客人或是结婚办喜事时才能吃上一顿,平时一般没人舍得吃,能吃上黄糕就不错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