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质资源鉴评标准的建立
来自: Lemon
2016-01-30
1089

鉴评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利用葡萄种质资源的前提。科学、认真地进行种质材料的鉴评是贯穿于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葡萄种质资源鉴评标准的建立

葡萄种质资源性状观察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的建立是进行葡萄种质资源鉴评的基础。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一些地区和单位曾依据前苏联拉查列夫斯基编写的《葡萄品种的植物学记载和农业生物学研究方法》作为葡萄观察记载和评价的标准。

1963年,我国葡萄界在河北昌黎召开葡萄品种研究学术座谈会,经过研究讨论,由原中国农业大学沈隽先生执笔首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葡萄品种观察记载项目、标准和方法(草案)》,该标准的建立为规范我国葡萄品种的研究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全国葡萄品种和种质材料的观察记载基本上以此为标准。

葡萄种质资源的记载描述和评价一直是国际葡萄界所注目的一个问题,为了便于国际间交流与种质交换,原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1983年组织国际葡萄界知名专家,研究编写了《葡萄描述符》。该书的出版及在各国的推广应用对统一和规范国际间葡萄种质资源的评价和推动国际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使我国葡萄种质资源评价进一步规范化和与国际相接轨,1987年12月,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会上,决定着手制定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会议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孔庆山主笔编制葡萄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1990年,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包括多种果树的《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一书。这次公布的葡萄种质资源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主要依据IBPGR标准,同时又结合我国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我国自定的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从20世90年代起,我国各地在进行葡萄种质资源观察记载、分析评价上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新的规定和标准,使我国葡萄种质资源的观察、记载和分析评价有了更为科学、统一规范的标准。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