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地资源分布与气候
来自: Abbott
2016-01-13
864

天然草场是指具有大面积生长的天然牧草(包括草本和灌木)、能供家畜采食和刈割饲草的草地。天然草地资源越丰富,其载畜能力也越高,因此,天然草地资源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世界天然草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于旱地区。中国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有草地近4.0亿hm2,仅少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天然草地资源分布与欧亚大草原相连,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的西北地区以及具有生态独特的青藏高寒区,草地辽阔连片,可利用面积约2.87亿hm2,构成以牧为主的中国主要牧区[33]。

天然萆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是以成因一致,反映以水热条件为中心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或反映大范围内生态环境条件的隐域性特征,各类之间在自然和经济特征上具有质的差异[33]。中国广大草地气候复杂,水土条件区域差异大,形成的草地资源类型多。例如中国北部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以及水热组合状况的变化,随之出现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等类型;新疆和甘肃西部的山地,自下而上从千热到湿凉的变化,相应出现山地荒漠、山地草原、山地草甸的草场类型。青藏高寒区,分布有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的草场类型,局部低湿地,分布有低湿草甸、高寒沼泽草甸和高寒沼泽的草场类型。中国东南部的草地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俗称草山草坡,草地资源分散与耕地、林地交错分布。从天然草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来看,西部牧区(包括内蒙古、宁、甘、新、藏、青海、四川西部)共有天然草地2.88亿h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73.34%,其中蒙一新牧区(内蒙古、宁、甘、新)2.88亿 hm2,占西部牧区的53.78%。青藏高寒牧区(藏、青海、四川西部)有1.33亿hm2,占牧区的46.22%。东部农区有草地1.12亿hm2,占草地总面积的26.66%[33]。

《中国1:100万草地资源图》根据草地植物群落的组成,发展过程和生态因素发生的规律联系,将全国草地分为18种基本类型。若按水热生态因素为主可将其概括为6大类[33]:

1.温性草原 是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并以针茅屑为代表的寒温型和中温型草本植物组成的温性草原,分布在年平均气温-0.3~-4℃、年降水量150~600mm、干燥度1~3(3.5)的地区,即从东北平原经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直达青藏高原的南缘。根据优势的原则及其水分生态特征,将草原分为以下4个类型:

(1)温性草甸草原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内蒙古东部边缘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半湿润地区。大都是优质中产的草地,适宜发展牛、马等大家畜,特别是羊草草原,是最优良的割草场和放牧场。

(2)温性典型草原(干草原) 以旱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在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大部、东北平原西南部及黄土高原中西部均有大面积分布。此类草原多属优质低产草地,是主要放牧场和割草场。

(3)温性荒漠草原 由强旱生丛生禾草组成,伴生大量的强旱生小灌木、小半灌木。分布在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带,位于草原带的最西侧,与荒漠带毗邻,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在内蒙古阴山山脉以北的低山丘陵、波状高原区,东起苏尼特左旗以西,向西南延伸到鄂尔多斯高平原中西部,以及荒漠区山地草原带的最下部。荒漠草原具有优质低产的特点,是羊良好的放牧场。

(4)高寒草原 以寒旱生丛生禾萆组成,尚伴有数量不等的垫状植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草层低矮、稀疏,生产力很低,但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良好的放牧场。

2.温性荒漠 是以超旱生小半灌木、灌木为建群种组成的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干燥度>4的气候干旱地区。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根据生境及其种类组成的差异可分为以下3种:

(1)温带草原化荒漠 除超旱生、旱生灌木外,伴有多年生草本。这类草地多为中等草地,虽生产力低,但春季返青早,秋季结实多,是骆驼和羊良好的放牧场。主要分布在半干旱与干旱的过渡带,如新疆、宁夏北部和内蒙古西部草原与荒漠的接壤地区。

(2)温性荒漠(典型荒漠) 以典型灌木荒谟为主,很少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仅在雨水多的年份出: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气候极端干燥的地区。以超旱生和真旱生为建群种的灌木和小灌木具有耐旱、耐高温、耐盐碱和抗风沙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这类草地因草质坚硬、具刺、有异味,富含灰分,适口性差,可食产草量低,生态系统脆弱,耐牧性差,多属低等草地,仅适于骆驼、羊放牧。

(3)高寒荒漠 是在高寒、干旱的大陆性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垫状小半灌木荒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600~5500m的高原地带。这类草地质量中等,产量低,是藏羊的主要放牧场。

3.草甸 是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的摹地类型。它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一般不呈地带性分布。在高原、高山和山地是与降水较多(约400~ 700mm),大气比较湿润有关,在草原和荒漠区的低地则是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丰富相联系。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北部温带地区的高山和山地以及平原低地和海滨。根据草甸的生境和地形条件可分为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三类。

(1)低平地草甸 主要分布于中国中温带地区的平原、河漫滩、水泛地,以根茎禾草为主的草甸,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湖盆、河泛地的狗牙根草甸,在草原区和荒漠区的盐渍低地的盐生草甸。该类草甸具有中质高产的特点,是主要的割草地和放牧地。

(2)山地草甸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林缘。为优质草地,是主要的放牧场。

(3)高寒草甸 是由寒中生密丛型多年生草本为主的草地。适应高寒生境条件,草层具有致密低矮、结构简单、层次不明、生长季短、生物产量低的特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缘高山以及祁连山、天山和帕米尔等亚洲的中部高山,向东延伸到秦岭主峰、太白山和小五台山,海拔3200~5200m。高寒草甸是优质低产的优良牧场,具有草质柔软、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特点。其中沼泽草甸又是青藏高原放牧的主要冬春牧场。

4.灌木草丛 主要是散生灌木的草地类型,广泛分布于中国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这类草地大部分是由森林、灌丛遭反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瘠薄,生境趋于旱化形成的次生类型。这类灌木草丛又可分为以下2类:

(1)暖性灌草丛 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500~1000mm,干燥度大于1.0,≥10℃积温3000~4500℃的地区,它是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多属中质中高产草地。

(2)热性灌草丛 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5~22℃,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干燥度小于1.0,≥10℃积温4500~7500℃以上。它是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热性灌草丛,植株较高大,牧草易老化,适口性差,属中低质高产的草地。

5.沼泽草地 是以多水和湿润条件下以沼生植物为建群种的草地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和川西的红原、若尔盖。该类草地属中质高产草地,常因积水而放牧利用不便。但可作打草场或冬季放牧场。

6.零星草地 指分布于农区的零星草地,是农区家畜放牧和割草舍饲的主要草地。

从上述六大类草地面积构成看,草甸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1.62%,其中又以高寒草甸面积最大,占22.11%。其次是温性草原,占28.44%,其中又以干草原和荒漠草原面积最大,分别占9.64%和9.46%。第三位是温性荒漠,占16.92%,其中面积最大的典型荒漠占11.27%。第四位是灌木草丛,占12.95%,其中热性灌草丛和暖性灌草丛分别占7.20%和5.75%。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