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莴笋又叫紫叶莴苣,该品种源于福建省永安飞桥莴笋,经永安市燕丰种业有限公司多年在变异株当中精选育而成,是具有优质、高产的地方良种。近几年来在永安、三明等地方发展很快,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品畅销省内外。其品种以“金农莴笋”负有盛名。为适应农户生产需要,特编写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金农莴笋的特性
莴笋属菊科绿叶类蔬菜,一、二年生。根系浅而密集,叶披针形,叶尾尖,叶面皱,有突起,叶片绿紫色。茎直立,膨大后形成棍棒状肉质茎。外皮呈淡紫红色,香味浓。皮薄,可食率高。肉翠绿色,清脆细嫩爽口,削皮后不易变色。可生吃凉拌、炒食、腌制加工,是腌泡菜的主要原料。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莴笋属长日照植物。喜冷凉气候而怕高温和霜冻。种子发芽最适直温度15―20℃,30℃以上高温时,种子发芽困难。茎叶在气温6―25℃均可生长,其中最适温度11―18℃,25℃以上高温生长快,易抽苔。O℃以下易受冻。莴笋的根系浅,生长迅速,对水肥要求较高,怕旱又怕涝。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莴笋对土壤酸碱反应敏感,适合在微酸性土壤(PH6―6.5)种植。
三、土壤选择
种植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在阳光充足、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施足基肥的地块上种植,易获得高产。
四、播种期
在福建永安最佳播种期为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高山区播种期可根据当地气温和不同海拔作相应调整,确定当地播种期。
五、育苗技术
莴笋种子微小,亩用种量1O―15克,种子应先经晒种,后将种子用纱布包扎好浸清水2―4小时,让种子吸足水分,再凉干。因种子在高温条件下发芽率低,播种前种子要经过低温处理,打破其休眠期。处理办法是将凉干后的种子放在冰箱低温保鲜层进行冷处理4―5天,在冷处理期间,每天要打开纱布翻动种子一次。经处理后4―5天种子有二分之一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育苗的苗床要整细整平,床土要用绿亨一号消毒剂进行消毒。其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用5克绿亨一号喷雾,然后播种。露白后的种子掺细沙拌匀撒播,播种密度不可过密,防止高脚苗,每5平方米畦面播种5克。播种前,苗床先用水浇透床土,而后播种,种子播后用过筛的细火烧土或细沙土盖种。苗床要用70―80厘米高的遮阳网小拱棚覆盖,防止大雨冲刷种子和太阳暴晒损害种苗,也可用70―80厘米的草棚遮荫。播种后每天要浇水1―2次,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利于发芽。种子出芽长出真叶后,要及时间苗。待长2片真叶时每10天浇10%的腐熟稀尿水一次,培育壮苗。幼苗4―6片真叶时,可起苗定植,防止拔节苗。
六、整地、定植
种植莴笋的田,如果前作是水稻田,应先挖除稻桩,清除杂草,晒干后烧土备用。然后犁田、晒白,整畦时施足基肥。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30担或施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复合肥20公斤。若土壤酸性大时应亩施80―100公斤石灰粉进行消毒和调节酸度。整地时,畦高20―25公分,宽90―100公分,畦沟要深、要畅通,以利排水。挖穴定植,株行距30×35公分,每畦栽3排,亩栽4000株左右。起苗时要先浇湿畦面,减少起苗断根,带土移栽。因莴笋幼苗叶薄、质脆,要轻拔轻放,不可损伤幼根和叶片。定植时先把火烧土与田土拌匀,后种菜苗。先种大苗、壮苗,拔节苗不能种植。定植后浇“定根水”一次,连浇2―3天,幼苗成活后,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不积水。苗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培土1―2次。
七、肥水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幼苗成活后,要及时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7―10天进行,用10%浓度的人尿作提苗肥浇施,以后每10天左右追肥一次,连施2―3次,每次用l%尿素或2%复合肥进行浇施,促进叶生长,莴笋进入莲座封行前,应施一次重肥(壮秆肥),亩用复合肥30公斤条施,施后盖土,灌半沟跑马水。至莴笋高30公分时,应喷浓度为0.2―0.3%的硼砂,每10天喷一次,以防茎杆开裂、空心。采收前10天停止肥水供应.促进茎杆膨大成熟。
八、病虫害防治
莴笋叶簇密生,种植密度大,在田间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发生霜霉病、炭疽病和菌核病,且危害严重。因此要坚持以防为主,及时防病灭虫。同时结合田问管理做好排水、除草、打老叶等工作,以利通风,提高抗病能力。
1、霜霉病:危害叶、茎,从幼苗成活后就要防病。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10―15天喷一次,或用代森锌500倍,杀毒矾500倍,扑海因1000倍,普力克800倍,宝力克800倍等农药防治,每7―10天喷药一次,连打药2―3次。每种农药用2―3次后必须更换。
2、菌核病:危害茎、叶。可用根腐灵500倍,扑海因l000倍,菌核净500倍,甲基立枯磷1000倍防治,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
3、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800倍,甲基硫菌灵500倍或甲基硫菌灵加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
4、虫害主要是蚜虫。要经常检查,一发现就要用吡虫啉1500倍或灭扫利2000倍,或乐果800倍进行防治。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