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从“种”开始防诱病
来自: Edward
2015-12-19
673
近年来的小麦诱病发生严重,四川省用一定的方法,通过防控小麦条锈病,全省共挽回产量损失4100万公斤。 去年秋播前,四川省农业厅发文要求各地大力推广川麦、绵麦、绵农、川农等高产抗病品种,并结合“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行统一购种。据田间调查,今年全省种植小麦抗性品种的比例在50%左右,对于控制病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省农业厅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小麦条锈病的核心越夏区和冬繁区要实现药剂拌种全覆盖。各地采取专业拌种与群众拌种相结合、分散拌种与集中拌种相结合、宣传发动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全力推广药剂拌种,全省实际药剂拌种率达80%以上,其中条锈病越夏区、冬繁区实现了药剂拌种全覆盖。据调查,2012~2013年秋苗发病比去年推迟了7~8天,条锈病冬繁面积比上年减少16.5万亩。 此外,四川省植保站继续对小麦条锈病实行分片区的首发奖励制,调动了各地秋苗普查的积极性。各地采取“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控制发病中心,压低菌源、控制春季流行,并抓住早春防治关键环节,引导农民对症下药。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小麦重大病虫防治中,四川全省防治面积达到1596万亩次,其中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451.8万亩次。对剑阁、梓潼、南部等县(市)的调查表明:小麦条锈病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平均防效93.8%,比农民自防高9个百分点;亩防治成本为18.1元,比农民自防减少10.7元;亩挽回损失为42.6公斤,比农民自防多12公斤。 针对小麦条锈病近年重发流行的态势,四川省狠抓抗性品种、药剂拌种、秋苗查治及早春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使全省条锈病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307.7万亩,发生面积自1999年以来最小。所以,在往后,防治小麦诱病又“种”抓起。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