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灰斑病的危害症状及传播途径 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自: qinle
2015-09-28
652
南瓜是广受百姓喜爱的家常菜,在我国种植广泛。南瓜灰斑病多见于秋季,主要为害叶片,常常导致南瓜品质和产量的下降,损害农户们的种植利益。下面火爆农资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南瓜灰斑病的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南瓜灰斑病的危害症状:受害南瓜幼果自花蒂部呈水渍状灰白色软腐,表面生大量灰色绒状霉层,后期病变部产生黑褐色粪状菌核,导致烂果。茎受害,初期产生水渍状小点,后期扩展成条形病斑,高湿时病部发生灰色霉层,严重时病部以上植株枯死。南瓜灰斑病的传播途径:1、南瓜灰霉病原是以菌核在土壤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2、在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在田间,灰霉病主要通过凋萎的花瓣作为侵染位点危害幼果,进一步还可侵染叶片,及通过整枝、扎蔓造成的伤口,传播入侵其他部位。南瓜灰斑病的发病原因:灰斑病在多雨季节易发病和流行。在气温18~23℃、相对湿度90%以上的高湿、弱光条件下极易发病,气温低于15℃及高于25℃发病明显减轻,高于30℃基本不发病。南瓜灰斑病的预防措施:1、南瓜种子在播种前先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2、南瓜宜采取高畦深沟地膜覆盖栽培方式。3、科学管理大棚的生态环境,灌水后应及时通风换气,降低大棚湿、温度,避免棚内高温高湿。4、发现病株及时铲除,深埋或烧毁。开败的花朵是灰霉病原侵入繁殖的天然培养基,由此侵害果实引起腐烂。因此,人工授粉结实后3~4天,应人工及时摘除遗留花蒂,并带出棚外。5、在灰斑病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