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提高生猪的瘦肉率
来自: IPA-22053
2016-02-20
271
一、饲养优良品种。品种是决定瘦肉率的关键因素,脂肪型的猪或土种猪瘦肉率一般为38%-45%,用杜洛克等优良种猪杂交后瘦肉率可达55%,而杜洛克、长白、约克夏或其他瘦肉型猪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瘦肉率可达63%以上。
二、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依据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蛋白质水平、体重10-2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22%-20%;体重40-6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19%-16%;体重60-90公斤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为16%-14%。
三、改变喂养方式,应采取"前敞后限"的"促、控"方法,即60公斤前敞开饲喂,60公斤后限制饲喂,一般以限10%-15%较适宜,同时用青绿饲料补充。
四、定期出栏。就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而言,体重越大,脂肪越多,瘦肉率相应降低,同时增重所消耗的饲料越多,因此,一般品种猪毛重达到90公斤时出栏,最佳,而三元杂交猪即使到110公斤活重出栏,也不会降低胴体等级,而可能更适合消费者对猪肉肉质"肥中有瘦","瘦中有肥"的要求。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