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村花鼓
来自: Edward
2015-12-24
619
  历史渊源

  1400多年前的隋朝时期,磁村当地的村民就开始利用地表层一种黑石烧制陶瓷,因此这里陶瓷业发展很快,官府就在这里设了“铁坞、盐坞、窑坞”。后来,当地村民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华严寺,以保佑一方水土,由此原济南通颜神(博山)的大路就改在了华严寺的脚下。但当时有大片水域相隔,水中鸳鸯戏水成对,过路的人要赤足趟水,逢有骡马过水更有难言之苦。为此,人们兴建了“鸳鸯桥”,这座桥气势宏伟,用料讲究,坚如磐石。

  后来由于年久失修,鸳鸯桥开始破损。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淄川县令下了一道命令,要重修通往华严寺的“鸳鸯桥”。村民们听说后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就在“鸳鸯桥”修缮竣工之际,各路唱戏的、杂耍的都扎起了台子准备庆贺。

  当时“鸳鸯桥”桥头西侧有一个小店,里面住着一群流浪的艺人,他们带着花鼓、锣、镲也加入到队伍中来。他们身背花鼓边舞边击鼓,鼓声阵阵,歌声悠悠。

  这一前所未闻的表演,博得了当地群众的喜爱。于是磁村人开始拜师学艺,一代代将这种“打花鼓”的艺术流传了下来,这就是后来的“磁村花鼓”。

  兴衰与特色

  “抗日战争枪声一响,我们就不再打花鼓了。直到解放以后,花鼓又再次兴盛了起来。”磁村花鼓的老艺人李慎濂说。文革期间,磁村花鼓再次沉寂,这一沉就是20多年。直到1986年,李慎濂等人又将磁村花鼓“玩”了起来,磁村的“花鼓艺术团”再次成立,在乡镇的文艺汇演中再掀波澜。

  花鼓颜色与普通腰鼓一样,红色木制鼓身,牛皮鼓面,鼓面用钉子固定,鼓身上固定着两个铁环,拴系背带。花鼓的腰肚比腰鼓的更粗一些,鼓槌也不是木制的直棒,而是两根软线绳,绳子一端系一个硬疙瘩,用来击鼓。李慎濂老人说,表演时,花鼓系在舞者背后,要用绳子一端的硬疙瘩击中鼓面,控制好绳槌的长和短、收与放,全凭舞者娴熟的技能和舞蹈感觉来掌握。

  磁村花鼓的曲调有“花鼓调”、“十二花季”等。据有关专家考证,从曲调上来看,磁村花鼓可以初步确定源自安徽凤阳花鼓,至于究竟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由清朝同治年间的几个流浪艺人流传而来,暂时还无定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