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宝神是民间信仰中的送财宝的神,积石山汉族中有供奉财神,祈求财神保佑、襄助、发财致富的习俗,反映了人们摆脱贫困、磨难,向往富裕、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据民间传说,财宝神是汉朝苏武之子苏金。苏武奉诏出使匈奴,匈奴单于威胁劝降没有成功,一怒之下,强留让他放牧牛羊。在荒野里生活了十九年,在荒漠野地里渴饮冰雪,饥吞草毡,栖身在野猩猩洞中,被母猩猩强迫发生关系,生下善通人意,浑身是毛的苏金。后来汉朝和匈奴和好,苏武回到汉朝。苏金在匈奴长大成人后寻父来到中原,苏武引着儿子拜见皇帝。因苏金浑身长毛,似人非人,相貌丑陋可怕,满朝文武大臣望而生畏,都说是魔鬼,被皇帝下旨用金钟罩死。苏金蒙冤而死,冤魂不散,便刮起了一阵阵狂风,正如“财宝神”里唱的:“刮得碌碡满场滚,刮得松树翻了根,刮得黄河水倒流,刮得皇宫东西里奔。”汉皇知道苏金受了冤屈,为求安宁,封苏金为“财宝神”,让他“普天之下访善人,各家门上送财宝,百姓家里受香灯,各庄村里贺太平。”从此后,逐渐形成了“财宝神”这一民俗。
“财宝神”的演唱一般有春节期间组队整装演出、导引秧歌和喜庆散唱等形式。
组队整装演出春节期间,表演“财宝神”的村庄推举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柱子”(主席),组成由毛老僧、掌灯官、钹鼓手、中郎、腊花等表演人员组成的"财宝神"队。装扮"财宝神"者反穿羊皮袄、披头散发、头插翎毛、怀揣“宝物”、手拿鸡毛掸子,自称“老鞑子”或“小鞑子”,俗称“毛老僧”。掌灯官一般有四个,其它人员多少不定,小者十多人,多者二十多人。“财宝神”除在本庄村演出外,主要是到有亲戚朋友的邻近村庄演出,按传统的路线(俗称马路)和请柬顺序,每晚出庄演出。迎接的村庄准备好演唱班子,先在村庄设案对唱,围观群众也可参加,边对唱边行进,到东家大门前时,鸣炮欢迎。毛老僧或灯官“封财门”(将大门的每一个部位及对联用优美的语言细细吹捧夸奖),然后进入院中,毛老僧给东家唱“八件宝贝赏东家(即摇钱树、扫金帚、打马鞭、捞金笊、紫金果、聚宝盆、琉璃碗、童男女等)”,毛老僧每从怀里掏出一件象征性的宝物,赏给东家,并将宝物的用途、用法唱给东家,直到赏完最后一个宝物。再进入堂屋,对堂屋陈设的家具等的根源、用途等进行夸奖咏唱。然后上炕,东家敬茶、敬酒、敬烟,设宴招待,演唱者还要对茶、酒、烟、菜、餐饮具的根源、丰盛夸赞一番后才可享用。这时除毛老僧、灯官外的其它演唱人员在院里轮换表演、用餐。宴毕后,演唱者演唱赞颂东家的盛情款待,边对唱《二十八宿》、《小财神出门时空不出》等,边退出堂屋、院子、大门、村庄,回庄。整个过程你问我答,还伴有锣鼓等器乐和其它表演,热闹非凡,饶有情趣。这种演唱活动一般从正月初八左右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
导引秧歌积石山的秧歌队中,一般请会演唱“财宝神”者为掌灯官,与路过和村庄迎接的人对唱“财宝神”。到村庄秧歌节目开始时,"财宝神"演唱者被请到家中,一边款待,一边演唱“财宝神”,秧歌结束时,又回到秧歌场中,唱别退出村庄。
喜庆散唱在婚礼、寿宴、节日及亲朋好友聚会等喜庆日子,也常唱"财宝神"以助兴,互致吉祥太平,尽情而歌,其乐陶陶。演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随意自由。
演唱“财宝神”,主要表达“各家门上送财宝”、“各庄村里贺太平”这一主题,所以讲究唱喜不唱忧,唱好不唱坏,唱胜不唱败,忌讳不吉利的语言和不雅观的动作。唱词既有优美华丽、用典丰富的高雅之风,又有纯朴生动、通俗易唱的民间艺术之味。
“财宝神”曲目非常丰富,民间有“财宝神没有本,三五年唱不完”之说。既有较固定的曲目,也有即兴编词演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曲目。①神话传说。如《三皇五帝》、《财宝神根源》、《门神根源》、《姜子牙封神》等。②历史故事。如《苏武牧羊》、《昭君和番》、《桃园三结义》、《关老爷出五关》、《杨家将》、《唐僧取经》等。③祝福恭喜。如《封财门》、《赏八宝》、《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八仙庆寿》、《出门歌》等。④生产生活。如《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等。⑤夸赞等杂项。如《真财神到门前》、《备饯歌》、《告别歌》等。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