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称土地神为“社”,其祭日称“社日”,“社”在以后演变成了地区的单位。清顾炎武《日知录?社》:“社之名起于古之国社、里社、故古人以乡为社……<管子>‘方六里,名之曰社’是也。”早先以二十五家为一社,到了元代,以五十家为一社。古人为了祈福禳灾,驱邪避恶是用“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期吉也”的形式来祭祀社神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村人击细腰鼓、戴胡头、放烟火及金刚力士以逐疫。”这些记述都反映了古“社火”的愿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意识上的不断更新,那种原来用戏疫的仪式,逐渐被一些民间游艺娱乐的成分所代替,最后演变成了今天为群众增添节日欢乐,融百戏、杂耍为一体的“社火”。
县民“耍社火”的风气了历来很浓,从繁华的城镇到荒僻的山村,几乎庄庄有戏台,村村有社火。时入腊月,各地便开始排练节目,正月初八或十二日就陆续有社火出台踩街。上演期间,各社火队都要去邻村贺岁表演,做东的村庄热烈欢迎,用上好的烟、茶、食品款待演员。城关与郊区的社火除上街耍闹外,也要到各机关单位去恭贺新喜。十六日,水磨沟村有十八庄社火汇集大牌坊进行迎神赛会的汇演活动。各社火会依次表演自己拿手好戏一出,进行交流和竞赛。看社火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翘首伸颈,竞相观看。
县内社火的形式多样,各呈异彩。就其类型,可分为“戏剧型”和“秧歌型”两大类。
一、戏剧型
当地群众把自己业余所演的戏称为“社火戏”。其剧种有“小曲子”(眉户戏)、“大戏”(秦腔)和“秧歌戏”三种。“小曲子”在县内最为普及,历史也较长。这种戏,小型简易,可随处上演。它的音乐由民间小调联缀而成,动听迷人,深受群众欢迎。传统小戏《刘海撒金钱》、《周文送女》。《梅降雪》、《张连卖布》、《小牧牛》、《下四川》、《卖水》、《水姑贤》、《花亭相会》、《三娘教子》、《佳人探亲》等,都是许多社火戏的保留剧目。其内容丰富,寓教于乐。
“社火戏”演秦腔的历史,当从清末县城有了专业秦剧班社为开始。少数社火会通过邀请专业演员的教习,才学会演一些秦腔剧目,有时与“小曲子”掺和上演。由于秦腔演出的设施庞杂,花费较大,板腔体的音乐唱、奏难度大,所以至今未达到普及。上演的剧目以折子戏为主,连本戏虽有,多是适合“社火戏”条件的。
“秧歌戏”是流行在马坞、锁龙、申都乡部分村庄的小型剧种。它形式活泼,情节简单,演出设施简朴,动用演员少,“二人台”和“独角戏”最为普遍。音乐多采用民间小调,易学易唱,优美感人。表演的剧目有《朝山会》、《瓜娃拉驴》、《麻粉团》、《买饺子》、《锄棉花》、《王婆骂鸡》、《掐草帽》、《打银货》、《钉缸》、《四媳妇锄田》、《买菜蔬》、《卖樱桃》、《串毡》等。其内容以娱乐为主,诙谐滑稽,趣味盎然,深受群众的喜爱。
二、秧歌型
县内的秧歌“百戏杂耍”很有特色。可以说全国流行的艺术形式,几乎这里都有。从曾经演过和至今仍在流传的节目来看,有龙灯、狮子、纸马、腰鼓、鹬蚌舞、狗熊、东洋车、旱船、大头和尚、扇鼓、霸王鞭、扭秧歌、打秧歌、跳棍、叭挡、踩高跷、社火官、铁芯子(高台)等。城关坊板营和东关的大型社火,表演的节目类型相对多样。由于财力、人才和地理环境的限制,郊区和集镇的社火则节目相对减少。山村的社火只表演很少的几种节目,但传统和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是经常保留的。
解放前1驻军中,有来自各地的人。他们的社火节目形式多样,其中水平最高的要算耍狮子和踩高跷。狮子的耍法很有讲究,可连续登上数层方桌。踩高跷的上方桌、劈叉、翻跟头、扑蝶可算绝活。高跷最高的在五尺左右,最低的却只有尺许,山西会馆的秧歌别具风貌。他们舞动起来,活泼自如、洒脱大方,加上那庞大齐全的打击乐的紧锣密鼓,把人们带到热烈红火、欢快激越的情绪之中。解放初,革命队伍把陕北秧歌、腰鼓、霸王鞭等节目传播到了岷县,当时秧歌的步法、腰鼓的鼓点、霸王鞭的舞式是复杂而多样的,尤其是队形变化,名目繁多,路线有讲究。一有节庆活动,部队、政府的工作队、各学校、各单位、各乡(街道)的一二十家社火秧歌,纷纷出动,红火热烈,使整个县城勃发出生气,给群众带来无限欢乐,更显出一派升平景象。
县内各地的社火秧歌,异彩纷葩,各具风貌。城关坊板营和东关社火,规模大,形式多,许多节目的表演很有水平,尤其是各自的铁芯子在扮故事上,很讲究扎挂。近几年来,芯子的结构都向机巧、灵动方面发展,更显现出它的奇、险、巧、美来,它已成为社火中最令人品评的节目。张家坪的耍狮子、踩高跷和后所的小歌舞,划旱船都很有特色。东山区一些山村社火,舞牌灯、载秧歌、唱船曲更为优美,尤其是马坞周围和郭家沟“社火官”开场的插科打浑,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情趣。南路扎地、中堡一带的“打秧歌威武刚健。演员手持马鞭,扮武士,随着锣鼓声变化队形,舞蹈时刚时柔,歌声时起时伏,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西寨的“跳棍”是融舞棍和唱藏族“嘛呢”为一体的节目。演员舞步矫健,身体灵活,在歌曲的节奏中表现出武士的风采。北路中寨乡扎那村的“春耕舞”虽说道白有些粗俗,但它用戏剧的手法,活脱而形象地反映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节目中两人扮牛,头顶纸裱的牛头,身披牛衣,挽拉犁杠;一人扮丈夫,手扶犁杠,耕田播种;一人扮妻子,手握锄头打核垍(hùjì)、拣石头。他们载歌载舞,边说边唱,颇有情趣,那细腻入微的表演,把人们带到春耕大忙的情境之中。流行在中寨乡古庄周围几个村和小寨乡一路、水平村的“叭当”(藏语,摇鼓)是县内社火中突起的一支异军。从歌曲和表演程式看,它是藏族文化在当地的遗留。“叭当”是泼浪鼓的放大,古时称它为鼗鼓。表演时演员高唱“叭当曲”,脚踏节奏,随着手的翻转击鼓作声,舞蹈在十分欢闹中进行。“叭当”歌曲有十多种,多用藏语演唱,词意虽不明白,歌曲仍很优美动听,演员依次载歌载舞,身姿辗转起伏,步点飘洒蹀蹋,歌声婉转深情,鼓体仰扬翻动,鼓声蹦咚鸣响,宏大热烈的气势非常动人。歌曲内容均属恭贺慰问,吉祥祝愿之词。
社火中除纯演戏剧之外,许多地方则戏剧、秧歌兼而有之。一般是先出秧歌杂耍,后演戏剧,有时“大场子”(秧歌杂要)中套“小场子”(小型剧目),十分灵活。总之,丰富多彩的岷县社火是劳动人民创造力和民间艺术的结晶。它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群众文化,联络民众情谊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弘扬这种民间文化艺术,使其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