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叶编织技艺历史久远。主要综合运用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传统棕榈叶编织多以鲜叶制作,只能保存二、三天,品种主要以蜻蜓、青蛙、蚱蜢等动物,局限较大。现代棕榈叶编织艺术题材丰富,将昆虫鱼虾、飞禽走兽以及人物都纳入了创作范围,并成功地创作干制品,解决鲜制品不易长期保存的难题,极大地发展和丰富棕榈叶编织艺术。
叶邦叔女士1951年9月生于上海,因从小偶尔被街头棕榈叶编织艺人所吸引,从此便爱上这门民间技艺。她多方拜师,学习编织技法,悉心观摩各种动物的神态,经过不懈探索,创作了大量棕榈叶编织作品,品种达50多种。她既善于借助新鲜棕榈树的老叶、新叶、嫩叶的天然色泽和叶脉纹理,搭配编出黄绿相间、深浅不同的多色彩的鲜叶作品,又吸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处理“干花”的迅速脱水法,进行干叶作品创作,并予适当着色。作品神态逼真,生动传神,具有不霉、不蛀、不变形的特点,可供欣赏和收藏。自1992年至2006以来,曾先后多次应邀赴日本、加拿大、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演。1996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她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棕榈叶编织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