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代文宗太和年间(约公元832年),佛教即传入古梅州地区,后被称为“香花”佛教,僧尼的佛事活动就称为香花佛事。因客家人喜爱舞狮,僧尼便在民间的丧礼道场中,引入舞狮配合禅器敲击,席狮舞就在香花佛事中逐渐衍化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
席狮舞表演的一大特色是以一张草席扮狮,而且是在舞蹈开始时,由一人即时将草席卷为长筒状,并在上端反复绕成“∞”形作为狮头,下部作为狮被,随即将狮子披在身上,作为席狮的扮演者起舞;另一人则一手拿长命草作“青”,一手持扇伴舞。表演的主要动作有狮摆头、狮脖伸缩、蹲狮、卧狮、摇扇跳步、逗狮退步等,节拍比较自由;还有引狮、出狮、舞狮、偷青、抢青、逗狮、入狮等程式和套路。整个舞蹈似狮非狮,即道具造型不像狮,而表演却酷似狮,达到了神似的效果。
席狮舞的表演和伴奏均由寺庙的僧人进行,所用乐器皆为堂鼓、铜锣、小钹等佛家禅器,乐曲较为简单沉闷,且可多次反复。在丧事的特定场合,进行超度亡灵的佛事中穿插席狮舞表演,象征驱凶辟邪,降瑞迎祥,既让死者亲属寄托哀思,又在悲痛中得到精神慰藉。
席狮舞具有浓厚的梅州客家地区特色,其作为香花佛事中一项特殊活动,在民间丧礼习俗中有着特殊功能,表现形式也甚为独特,对佛教传播、人生礼俗、社会心理和狮舞流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8年,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殡葬方式的改革,席狮舞的生存条件已逐渐丧失,急需采取措施加以保存和保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