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的中部,是环北部湾地区“石狗文化圈”的重要发祥地。雷州古属骆越之地。骆越族的“盘瓠蛮”部落曾在这里聚居,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俗称“石狗”)作为崇拜物。秦灭百越后,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与发展。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狗耳呈祥”的诞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及唐代时佛教的传入,宋元时期的南迁闽人道教符法的影响,丰富了这一习俗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雷州石狗习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多元信仰内涵及鲜明的区域特征。雷州人普遍在门口、村口、路口、水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拜奉。主要内容有向石狗“祈雨”、“祈庇护”、“祈送子嗣”、“契石狗为父”及给小孩取名“昵狗”、“狗仔”、“狗保”并让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等。
石狗是雷州石狗习俗的重要物质载体,文物分布密集,造型林林总总,附加纹饰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乡土气息,是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
雷州石狗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价值,是一部浓缩了的雷州历史沿革、社会文化、民族民俗史书。2004年,雷州石狗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5年,雷州石狗信仰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雷州石狗习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