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年
来自: Lemon
2016-02-06
569
土家年   土家年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一个重要而古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代代相袭。虽然,这种过年(土家语:侬咔)被提前了一天而被称为过赶年,但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流传至今而被保留了下来,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也是少见的。2010年5月18日,土家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即年节。前清时按农历称元旦。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后,从“行夏历,所以顺农时”,改为“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湘西民间俗称年节为过年。过年,起源于远古时期腊祭。“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均为果子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可见过年既是辞旧岁迎新年的日子,又含丰收之意。这个古老的乃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和月之始的“四始之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其庆祝仪礼也最为热烈、隆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一些土家族地区的年节有种特别的形式,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土家年。

  土家年除了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而外,有少数地区还有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和十月初一过“十月年”。但具有普遍代表性的还是只有“过赶年”。

  备年肉

  过了冬至,土家人(土家语:毕兹卡)会选一个红煞日杀年猪,据说来年可以养大猪。土家族聚居区杀年猪的气氛也是热热闹闹的,屠夫这家出了那家进。绿树掩映的村庄,那一栋栋木楼前的平场,就成了人与猪在冬月里最激烈的战场。

  当人们把猪放进一个大木桶里烫好修好,提起来,挂在梯子上或放在案板上,然后,屠夫会将肉按其部位砍成一块块的,分猪头(土家语:自扩巴)、猪腿(土家语:自己琶)、猪0和块子肉等。猪腿多用于给岳父岳母拜年时用。主人就把杀猪人砍好的猪肉(土家语:自死),分几块给邻居、亲戚和杀猪的人,让他们分享一下一年辛苦的殷实和温情。杀年猪时主人还会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撮一顿,被请的人家也不会客气。在土家族里俗有“鱼吃跳,猪吃叫”,就是说刚刚杀的年猪比其他什么时候的肉吃起来都要香。土家族每家每年都会养猪,一般每户养二、三头,多的也有养七、八头的。这些所养的猪除了用于卖肉挣钱,还会留一、两头用于自家过年时用。

  杀了猪,就是熏腊肉了。腊肉熏制的过程特别复杂,特别原生态。首先把猪肉、羊肉或者牛肉、狗肉,先抹上盐,再抹上胡椒粉、花椒粉,然后,放在木桶里放上十天左右,让盐、胡椒、花椒的味道渗进肉里。然后,一块一块挂在火炕上方,每天用柴火熏。一熏,就是好几个月。湘西多各种各样的杂木,各种各样的杂木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随着烟火熏到肉上,腊肉就有一种特别特别的香味了。特别是那些松枝、翠柏、檀木、桂皮、橘子皮、秕谷等有特殊香味的材料熏制出来的腊肉,就更香了。

  由于熏的时间长,湘西的腊肉没有一点水分,放上几年都不会变质,不会馊臭。吃的时候,用火把皮子烧烂烧焦,用热水洗净,那颜色就漂亮极了。炒也行,蒸也行,全都肥而不腻,油而爽口。

  湘西人过年还要灌香肠。一副猪肠子(土家语:自必拉)要用盐洗上两个小时才放手。洗好了肠子,把剁成肉泥的瘦肉伴上一点点盐,喜欢吃辣的人,还会拌一点辣椒粉。然后一点点灌进肠子。灌好了,挂在火炕上,跟腊肉一样在火炕上熏。烟熏过的香肠,可蒸来吃,也可炒来吃。无论蒸炒,都名副其实的香!

  推豆腐

  豆腐(土家语:跌hi)是土家族人过年时必备的一道菜。土家族人多聚于山区,丰富而甜美的山泉水为土家人制作的豆腐创造了特别优质的自然条件,用来自于大山之中的山泉水制作的豆腐口感特别香甜,吃起来更是回味无穷。豆腐的制作过程是:先天晚上将黄豆用山泉水浸泡,第二天早上将水滤出,用一小勺将黄豆一点一点地投进特制的小石磨中推磨。黄豆被推磨成黄豆浆后,放进吊在灶上大锅上的包袱里摇晃,黄豆浆经过包袱过滤后进入锅中,用一瓢瓜(土家族人对一种舀水工具的称呼)盛约一升的冷浆待用。随后将锅子里过滤后的浆烧开。在烧锅子的过程中,将在火中烧好的石膏磨成粉,放入待用的冷浆里搅拌均匀备用。待锅里的浆烧开后,将其倒入大桶内,冷却至表面形成豆衣,适时拿掉豆衣。再将渗入石膏粉的冷浆沿着大桶内沿底倒入。(放石膏粉时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会豆腐很少,味道很差;少了,就会全是网眼,捻不起来。)盖上盖子约五分钟后,取一筷子竖着插入桶内的浆中,看筷子能否脱离人手后直立在桶中,若筷子能直立(若不能直立,则仍需要用盖子盖住几分钟)。即可将其倒入专用于制作豆腐的豆腐箱里的包袱内,用包袱将其稍稍包住,再将木箱的盖子盖上,上面放上一些重物,比如石头。待过几个小时后,豆腐就制作完成。

  制作好的豆腐可煎、可煮、可炸,其味道特别香美。在过年前一天,土家人会将这些豆腐用油炸成或三角形、或小长方形、或小正方形、或立方体的各种形状的油豆腐,这样炸成的油豆腐香味无比。

  做好了豆腐,吃一餐新鲜,留着做油豆腐后,人们就把豆腐也放在火炕上熏成豆腐干。或者找来一个木桶,铺一层稻草,放一层豆腐,再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豆腐,火炕边捂着,让火的热气把豆腐加温、发霉,做成霉豆腐。发好霉,伴上辣椒粉、花椒粉、姜丝,在油汤里泡上一个月,霉豆腐的颜色灿烂而干净,食之胃口大开。

  过滤出的豆渣,一般人会把豆渣立刻处理掉。土家人吃了一餐新鲜的豆渣后,会把豆渣捏成一个个团子,装进一个篮子,跟腊肉一起熏。十天半月后,熏过的豆渣干黄而浓香,土家人称之为“茄弄”。跟蔬菜炒吃更为可口。

  打粑粑

  粑粑是土家人过年时节必须准备的食品。打粑粑是个大活,一般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来打,或者兄弟哥嫂至亲合在一起打,男女老少齐上阵,分工有序,有负责用甑子蒸的、有负责烧火的、有负责打粑粑的、有负责制作粑粑的,打粑粑的人一般都是几个家中身强力壮之人,妇女主要负责制作粑粑,打粑粑的人和制作粑粑的妇女人数要多,其他的程序一般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土家人打的粑粑主要有糯米粑粑、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其做法是先天晚上将糯米、高粱、小米分别洗净,泡上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将其分别滤干,用甑子将其分别蒸熟,然后,放在粑粑槽内用一丁字形的棒槌你来我往地打揉,将糯米、高粱、小米分别打得不见了颗粒、粘成一团糯米团时,打粑粑的男人用棒槌将其弄起来,做粑粑的妇女则伸出擦过熟油的手将其接住,一起放到擦洗干净的四方大桌上,由手巧的媳妇将糯米团扭成大小合适的球形小团,分给其他制作粑粑的人。制作粑粑的人将这些球形小团放在一块特制的木板下均匀地用力压成圆饼,其大小一般有三种,经常用于食用的普通粑粑其直径两三寸左右,厚1厘米。大一点的直径约为一尺,最大的约需要糯米三、五斤,甚至十余斤的,此种粑粑一般用于婚庆之类的喜庆日子。在粑粑快做完时,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粑粑的的妇女做几个大粑粑,这种粑粑被称为“破拢粑粑”,它既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的大方,并且,这种粑粑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传说田姓土家族人祖先原有九兄弟和一个妹妹,妹妹嫁了后又多了一个女婿,由于他们强大的力量,皇帝担心他们独霸一方影响朝廷的统治地位,便派来官兵试图将其斩尽杀绝,官兵来时正逢腊月二十八他们打粑粑的时候,看到来势汹汹的官兵,弟兄们急忙将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几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后,几弟兄端着已经变硬而难以分开的粑粑回到家里,吃时只有用刀子切成小块烧起来吃和煎起来吃。后来,这九弟兄各居一方,生养后代,他们都没忘记当年的苦难,为了纪念当年之事,此后过年时他们都制作几个这样大的粑粑用来分食,这种习惯也被他们的子孙后代承袭了下来,并渐渐变成了一种习俗。后来,这种粑粑一般都要留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留到过清明节时才吃。

  粑粑制成之后,五个一叠放在案板上冷却,干冷后在家中一干净的器具里放上七、八天,然后再用山泉水浸泡,隔个十天半月换一次水。

  土家族人打的粑粑有易存放、不易变质、易食用等特点,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粑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春天是农忙时节,粑粑便被派上了很好的用处,火烤或者油炸既简便实在又好吃,甚至可以带进山中,随便弄来一些干柴,燃起一堆火便可烧起粑粑来。家中来客,围着火塘拉了一段家常后,也能很快地用火塘三脚上鼎罐里烧的开水和着甜酒与粑粑一起煮来招待客人。拜年时,粑粑也有了用处,在土家族地区有“拜年、拜年、粑粑上前”的民谚,言下之意是说粑粑是土家人走亲串门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土家人为儿子定亲拜年时,一对大如明月象征团圆的粑粑是必不可少的。

  做煻糁

  腊月里,做煻糁也是土家族人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习俗。土家族煻糁是用糯米加工制成的。制作前取糯米浸泡一夜,用力搓洗,使之洁白发亮,然后将糯米用甄子蒸熟,将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特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竹圈里,竹圈放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然后借助手掌的力量,推压圆形竹圈内的糯米,使圈内糯米厚度均匀。将制成的圆饼轻轻移到铺有稻草的竹席上“煻”:席下以无烟的子母灰或毛毛炭微火熏烤至干。如果天气晴好,就可以直接晒干。有的特别煻糁是用作礼品的煻糁,土家人还会用染成红、蓝等色的饭粒,精心摆设成各种字样,如红双喜、福、寿等字。有的一个煻糁堆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0满园”等;也有的绘上山水、花鸟或花边图案。一切摆绘完毕后,取出篾圈,待饭硬结干透,即成为生煻糁(土家语:子嘎)。生煻糁可以慢慢嚼食或直接煮吃,比普通糯米饭更可口。最好是在需要时与荷包蛋煮焖,是月婆子享用的上等补品。生煻糁经过油炸膨化后成为熟煻糁(土家语:萨咪)。熟煻糁酥脆味美,食用方便。即可干吃也可用开水泡了吃。是祭祀祖先、敬奉神灵、招待宾客、拜访亲友的上等祭品、礼品、茶品兼食品。煻糁是一种干粮,可保存数月、甚至几年,源于军旅或迁徙。

  贴春联、门神

  土家人在过年时普遍有贴门神、年画、对联和剪纸图案的习俗。现在南楚民间贴的门神,已不是《荆楚岁时记》所引《括地图》载的神荼、郁垒这两个抓鬼喂虎的神人的画像,有的有家是贴唐朝名将秦琼、尉迟恭画像;有的人家是贴关羽、张飞或钟馗、程咬金的画像。土家人在这重要的节日将他们作为镇宅驱邪的保护神张贴于大门之上,表现了他们希望过上安宁生活的愿望。

  插柏梅、贴钱纸

  过年这天,土家族的家家户户都会将弄来的柏树枝和梅花枝插在神龛上、堂屋中柱上、大门上,这样做与土家族祖先的战争生活环境有关。据传,古代时,出征官兵因为要集中过年,由于人多,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大的房子作餐厅来供这些出征官兵过年,许多官兵只得在村外梅花园中和松柏林中过年了。后人为了纪念那时土家族人战争时过年的生活环境,也就在过年时在堂屋的神龛上、堂屋的中柱上、大门上插上柏树枝和梅花枝来以作纪念,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土家人过年的一种习俗。并且,土家族人在腊月二十九过赶年这天,还在门窗、猪圈、牛栏、鸡笼、石磨等地方及犁、耙、锄、打谷桶等生产工具上,家中的大型家俱上,附近的果树上这些地方都要贴上压岁钱(祭菩萨时的纸钱),以此预兆来年财源兴旺,这些钱纸,直到正月十五才能扯掉烧毁。

  与此同时,土家人的祖先崇拜观念重,这天对早已逝世的祖先仍念念不忘。吃年夜饭前要在神龛前祭祀。大多用猪头、猪尾祭祀,祭祀时将猪尾衔在猪嘴里,以示整猪相祭,有头有尾。祭祀时焚香化纸,燃放鞭炮。祭完祖后便是祭门神、土地神、财神等等。祭祀灶王的习俗在湘西遍及城乡,土家人也比较重视。因为火与人的关系极为重要,人类发现火并采用火,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灶与火不可分离。祭灶,表现了土家人对于火的自古流传下来的崇拜心理,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灶王的“熟食养民之恩”感激之情。对这一古老习俗,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有记载:“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宋人范成大韵文体《祭灶词》具体描述了宋时南方的祭灶风俗。传说腊月二十四日灶王要上天奏言主家一年的好歹,为了取悦于灶王,主家将灶头抹得干干净净,贴上灶王的新画像和“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的对联及“一家主宰”的横批。对灶王“上天”前的祭祀更是讲究,有的人家甚至沐浴斋戒。

  过赶年

  湘西人过年,是赶年。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过敢年是有来历的。传说在明嘉靖年间,倭寇(日本)入侵中国,土家人正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过年的一切事宜,突然朝廷给土司王下了一道圣旨,调集土家族士兵赶赴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根据行程计算要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也就无法过年了,为了让这些马上就要出发的官兵也过上一个年,土司王决定提前过年。待官兵们与家人团年后,土司王带着这些官兵即刻奔赴了抗倭前线,按时赶到了指定的地点参加了抗倭战斗。在土司首领彭荩臣、彭翼南带领下,一举大败倭寇,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赶走了倭寇,保住了国土。明皇帝下旨颁昭,御赐皇匾,授予湘西官兵“东南第一功”的称号。当时的湘西土司王朝,都是家族和宗族制。土司王是彭姓人,率先出兵,出兵时正好是腊月24日。所以彭姓人家就腊月24日提前过年。过完年就出发。田姓人家是腊月25日出兵,所以田家人是腊月25过年。向姓过腊月26,覃姓过腊月27,李姓过腊月28,王姓过腊月29。每个姓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并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同时也为表达广大民众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每逢过年土家族人都要提前一天,那就是腊月29,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土家族人的一种过年习俗。

  吃团年饭

  过年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寒露霜降水推沙,鱼奔深潭客奔家。”外出的人千里迢迢赶回家团圆。湘西土家人在这喜庆之日吃团年饭,城乡都鸣放鞭炮。年夜饭所吃食品特别讲究,象征吉祥的意蕴丰富。

  团年饭是土家族人过年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仪程。为了在过年这天抢年,办好团年饭,土家人往往会提前一至二天来精心准备团年饭。土家族人有过小年和过大年之分,过小年比过大年提前一天,有些地方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时所办的年饭简单,要求也没有过大年高。过小年一般从中午开始陆续进行,过大年时,则因姓氏的不同而出现差别,有的是早上,有的是中午,不管是早上还是中午,都会为抢年而将年饭弄得早早的,据称,谁家在过年时吃年饭越早,越能够在来年里吉祥如意,在过小年和过大年这天都会为了来年吉祥如意而抢年放起鞭炮。

  待年饭办成后,要拿着香纸、腊烛、肉、粑粑、豆腐等过年时所吃的饭菜去敬八部大神,再到土地堂敬土地神,水井神等各种保护神,最后回到堂屋里敬祖先。土家族人不仅把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传说中有过赫赫战功的远古祖先当作族神顶礼膜拜,千秋祭祀,而且还将各自家族的列祖列宗,特别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上辈尊长当作家神常年供奉,香火不熄。每家堂屋都设有家先神位,谓之家先神龛。在过年这天,要将常年供奉在神龛上的家先牌位及香炉、蜡台,都取下来放在神龛下面的大桌子上。全家男人在辈份最高的长辈带领下,面对家先牌位焚香燃烛,磕头礼拜。一是请历代家先与子孙后辈们一起吃个团年饭,过上一个愉快热闹的年;二是祈求家先保佑子孙后辈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茂盛、合家欢乐。直到正月十五才将家先牌位再供奉到神龛上。

  在将各种年饭菜摆上桌后,每人还要夹一坨肉放在自己碗内的饭上,在饭上插上筷子,全家人站立于桌子四周,由长辈再在桌下烧纸钱,将三杯美酒撒于地上,恭请列祖列宗上桌吃饭了,随后,放起鞭炮抢年,谁家的鞭炮在此时响得最早,谁家就会抢到来年的好年成。

  将该敬的都敬过后,按辈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座吃饭,一般须将上位让于吃年饭时辈份最大最年长的人,待长辈坐好后小辈才陆陆续续坐下。对于祭祀时所用过的饭菜,十二岁以下的小孩是不能吃的,传说吃了会记忆力不好,多忘事,所以必须另盛饭给小孩们吃。小孩还不准吃鸡爪子,吃了就成绩不好,写不好字,写的字像鸡爪子抓的。更不准吃猪尾巴和猪脚叉子(猪蹄),吃猪尾巴,会事事落后;吃猪脚叉子,长大问亲(找对象)时,人家肯打叉子,对象会被叉掉。大人小孩都不准泡汤吃,泡汤就会来年发大水,垮田坎,年成不好。平时小孩剩饭大人要批评,可吃团年饭时,小孩们碗里剩的越多越好,意味着来年丰收有余。

  吃年饭的时间一般都要求比平时长,饭后不能立即抹桌、洗碗。传说古时候土家人不得不经常与异族打仗,常年弄得不得安宁,有一年,土家人正忙着准备年饭时,土家族山寨里来了一个小孩子,对于小孩的到来谁也没有在意,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孩是来“探水”(探听情报)的,因为土家族人疏忽大意,山寨里的情况被小孩弄了去。土家人刚吃完团年饭,还没来得及洗碗、抹桌时,敌军就对土家山寨进行了猛烈的进攻,青壮年不得不立即投入了战斗,老人和小孩则逃到了后山的山洞里藏了起来。敌军被打退后,大家才回来抹桌、洗碗。后人为了吸取教训,一直保持着这一习惯,并代代相传成为土家族人过年时的一种习俗。

  土家族人所办的团年饭一定要用甑子蒸,甑子下层一般蒸的是大米饭,上层放上用小米或米粉子裹的坨坨肉,盖上甑子盖放在灶上用火蒸。团年饭这天的甑子饭甑得很多,一般需要吃到正月十五才能洗甑子。在所办的饭菜中也需要办一样合菜,就是将肉丝、萝卜丝、白菜、海带、粉丝、猪杂等放在一起煮,这种菜被称为“贺菜”,这既是“合”的谐音,也有祝贺土家族祖先古时候在过年这天打了胜仗之意。这种“贺菜”人人必吃它几口,取全家合乐,万事合顺之意,不吃家长会说你不懂事,但家长这天不会发火骂人,据称一是怕得罪祖先,二是骂和被骂都有一种不祥之感。关于土家族架甑子蒸饭也是有来历的。当年土家族官兵要过年时被朝廷征调去抗倭,只得提前集中过年,因人数众多,肉也无法一一切成片,只有将这些肉用斧头和菜刀砍成一坨一坨的,然后在这些肉外面裹些小米蒸在甑子上层将其蒸熟,至于其它的菜,更是没时间分别细炒了,只好将各种菜合在一起煮熟了吃。后来,这种方式代代相袭,逐渐变成了土家族过年时的一种弄菜的习俗。

  守岁、抢年

  除夕守岁抢年(土家语:侬阿以)是土家族最重要的过年习俗活动之一。守岁,就是在旧年腊月三十(月小则是守二十九)这最后一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除夕夜里抢年就是待夜里的公鸡一叫,即刻点燃鞭炮放起来,关于这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远古时期,有一种散居在深山密林中的名叫“年”的凶猛怪兽,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腊月三十夜里窜到人群聚居之地尝一次鲜,出没时间也是天黑之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为此人们将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后来,土家族人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提前吃晚饭后,熄火净灶,将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并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堂屋内外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通宵不眠,合家挤坐在火塘边一起闲聊壮胆,称之“守三十夜”。待“年”到来之时,用爆竹之类的将其惊走,以得到来年的兴旺吉祥。后来,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抢年的习俗。

  土家族人在年三十这天晚上,为了驱逐年兽,火塘里都会烧旺火(土家语:咪董董吴)。认为火驱邪魔促兴旺。农家爱烧大而干的枫树蔸。在除夕之夜,烧上一个大柴蔸,这大柴蔸被称为“年火蔸”,年火蔸越大越好,而且要通宵不灭。要为来年留下火种。因为年火蔸烧得越大就越征兆着来年日子也会越过越兴旺。在守夜的过程中,全家人围火而坐,彻夜不眠。(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是当年打仗时围火守夜以防敌人偷袭,后来为了纪念,每年都加以效仿。)土家人会热热闹闹谈一年的年景,讲来年的打算,讲土家人往事,摆古今历史,讲各种奇闻轶事,全家欢声笑语。守岁到公鸡鸣叫,便放起鞭炮爆竹,谁家的鞭炮若在公鸡一叫的瞬间响起,谁家来年就会兴旺,就会吉祥如意,这是土家族人在吃过团年饭后的第二次抢年,如果在吃团年饭时没有抢赢别人家的人,在三十夜守岁抢年时则会认真地拿着鞭炮,蹲在大门处,守着公鸡叫;待公鸡一叫,即刻将鞭炮放起来,紧接着整个村寨家家户户鞭炮震天。公鸡一叫,爆竹一响,土家族山寨就欢腾起来,争先出行并给土地菩萨拜年,争先挑水,争先推磨、舂碓,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热气腾腾的节日景象。当东方发白时,土家人便要“出行”了,即用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爆竹响过之后,土家山乡便充满了迎新春的气息。节日的盛装穿在身,走门串户互相道贺谱写一曲土家年节的快乐。

  拜年

  拜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习俗,它是土家族人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正月初一,湘西土家地区称为大年初一。《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廷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习俗现在湘西土家地区仍然普遍流传。

  初一这天,鸡叫头遍,大人小孩便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以便去拜年。拜年时一般从家里开始,小孩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接受小孩拜年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交给小孩,尤其是分户后的小孩必须先给公公婆婆、伯伯、叔叔等长辈磕头(土家语:咔他卟)拜年,长辈受拜后都须给小孩“压岁钱”或准备好的煻糁、瓜子、花生、糖果及其它的水果之类的东西,随后小孩们则跑去土家村寨里的其他人家去一家家地拜,到了拜年的路上,小孩们便结成三五成群一伙去拜了,即便是平时有怨的人家,到了拜年这天,都会笑脸相迎。小孩们拜年去前,家里的父母一般告诉小孩们,会吩咐男孩子走前面,女孩子走后面。

  大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相说着“恭喜发财”、“四季如意”、“顺心顺意”之类祝福的吉祥拜年话语,走进任何一家里,先都要说一句“给你们拜个年”,随后便说其它的吉祥话,主人则会拿出家中准备好的东西送给拜年的人吃。

  最正规的拜年,要算是年轻夫妻正月初一双双上岳父母家去拜年。女的背上装着烟酒糖果的花背笼,男的背上满满一背粑粑、煻糁和一个系了一条喜庆红稠的腊猪腿,激动地谈起尕公尕婆。尕公尕婆是湘西对外公外婆的称呼。两口子结婚有了孩子后,就都跟着孩子叫岳父岳母为尕公尕婆了。

  女婿(土家语:麻搭郭)向岳父岳母磕头拜年后,就在岳父母家住下来,正月初二不能出门去拜年,据称是这天出门拜年不利顺。拜年去后一般只能正月初四回家,在岳父母家坐得时间较长的也不能正月初八回家,在土家族人中有“七不出门八不归”的说法。

  拜年一般是先亲戚家去拜年,再去朋友家拜年。拜年时均穿着整洁,有新装者定着新装前往,此为对主人的尊重,若为贺喜贺寿(生子、结婚、嫁女、建屋、祝寿)进门前,告放鞭炮以告知,主人则放鞭炮迎接。旧时,豪门大户拜见,有送“禀贴”求见的习俗,先备“禀贴”一份,1求见者群名、职业、身份,进门前递交其家人送禀,经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屋。

  另外,湘西土家地区都有到至亲好友家“出行”的习俗。所谓“出行”,即是新年第一次外出行走。大多“出行”要选吉日,“出行”一出门,若碰上当面人,认为兆头好;若碰上男性兆头更好。湘西土家地区民间普遍重视“出行”,认为“出行”了,这一年的路就“走破”了,禁忌解了,以后碰到不吉利的事也不要紧。

  如果带着小孩(土家语:喏比啫)在正月里走亲戚,进屋时也需要带上一些东西给亲戚(土家语:坐你),在亲戚家玩过几天回家时,亲戚则会给小孩们打发一些钱,并说上一些祝福小孩健康成长之类的吉祥话。

  过年禁忌

  土家人虽然在欢欢喜喜中过节,但在“慎始”、“求吉”观念支配下,其心态仍然是虔诚、严肃而警觉的,深怕做错了事讲错了话而犯禁忌,影响全家人的学业、财运和家境的祥和富裕。

  土家族人崇拜祖先,迷信鬼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禁忌,这些禁忌特别在一些年长者中仍在遵循着。在土家族人中有“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说法。从腊月中旬开始,土家人一见面,嘴里就要说着吉祥的话语相互恭贺。过年之前,要是与人发生争执,会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事情,它将预示着在新年里办事“不顺”,特别是正月初一,这种禁忌更甚。腊月间,土家人无论有多大的隔阂,都不会“翻脸”,就连往日吵过架、拌过嘴的人们,此时也会抛掉前嫌,握手言和。在腊月里打粑粑和做煻糁时,所蒸的米必须要一次成功,如果中途遇到波折就会被认为不吉利——来年不死人都会有其它灾害发生。杀年猪也必须一刀杀死,不能补刀宰杀,否则就会有凶兆。在推豆腐时不能见四眼人(即怀孕者),否则以后会有灾祸发生。腊月的牛日被视为红煞日,忌出远门,有“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归家”之说。腊月二十九日,年饭上甑后,妇女不能做针钱,不能洗衣服,避免生活中与人发生口角。吃年饭时不准泡汤,怕来年垮田坎、土坎。过年这天不准吃粑粑,否则身上要长疮。菜里不能放辣椒,否则来年“老吃辣子亏”,办事不顺利。吃团年饭时小孩不许吃猪尾巴,以免长大后留下摇头的毛病。腊月三十忌挑水,否则会被认为触动龙王而导致水灾、旱灾。不准杀生,说“麻雀都要过三十夜”,要让各种动物安全愉快地过年,特别是还要在过年的这天给牛煮一些好东西喂。正月初一,忌说出“死”(蛇)、“病”(滴)、“穷”(齐齐台)、“杀”(吥)、“没有”(台)、“不要”(塔红)、“背时”、“砍头”(扩巴嘎)等字眼以及与此相似相近的字音,忌吵架、骂人、哭泣;忌恶语伤人和打骂小孩;忌打针吃药;忌借钱讨债;忌哭泣怄气;忌动土运粪倒垃圾,等等。对去睡觉的守夜人,忌说去“睡觉”,要说“去挖金窖银窖”。忌见称杆,否则长年见蛇。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准扫地,怕把财神扫走了。正月初一至十五,大人小孩不能剃头,以免秧苗会长成“癞子头”。

  进行民俗文艺活动

  土家族地区民间春节的文艺民俗活动,古老隆重,异彩纷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有些地方举行调年会,会期3-7天,节日开始时,先祭祀祖,宗神录,会毕,表演龙灯、狮子、彩船、蚌壳灯、跳摆手舞,包括“闯驾进堂”,“纪念八部”、“兄妹成婚”、“民族迁徒”等历史歌舞及原始的舞蹈“茅古斯”等,晚上巫师头戴风冠,身穿罗裙,手舞铜铃宝刀,在台上念咒。念毕,点燃篝火,男女青年盛装同歌“摆手”。节日期间,男女青节进行接触,可来找其高中人,大型“调年会”每隔数年举行一次,单日开始单日结束,日期也是奇数,比又兴“大摆手”、“小摆手”,则日期多为3天,规模较小,以跳摆手舞为主,多于其它表演活动。更热闹的是,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的开展。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流行,城乡街坊村寨宗庙家族几乎都扎“龙”。民间认为耍龙可保吉利,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多赐以包封。已婚未育妇女,往往让“龙”转绕其身,或让“龙”在床上缩聚成围,上骑一小孩,名曰:“麒麟送子”。

  土家民间春节又兴另一种娱乐活动——闹年锣。解放前,几乎每个村赛都备有一套锣敲,正月初三后,处处可以闻到锣声,其乐器组合是:一面鼓、一付钹、一至二面班锣、数面锣,以鼓点指挥,一般是击鼓四点,即“咚—咚咚咚”,锣声落在第四点上,当数面大锣齐鸣时,声音洪亮,震彻山谷,旧有囤锣习俗,两村对峙,日夜击鸣,以坚持时间长者为胜,有达半月之久。

  2010年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湖南省永顺县申报的“土家年”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土家年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