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虾子起拱,又称“耍虾子”,属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项目,史称“舞虾”。史料记载,舞虾约起源于汉代。魏人孟康所注《汉书·礼乐志》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古以“师”代“狮”。)史料见董锡玖、王克芬著《唐代舞蹈》“太平乐”部分。益阳虾子起拱,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耍虾子”,是否起自汉代或魏晋,已无可考。但是据《益阳县志》载,魏晋时期,县境人口日增,农耕渔猎之业有较大发展。依山面水而居的益阳先民是很有可能像魏人孟康所记述的那样“戏虾”而娱的。因资水洞庭之域,是盛产鱼虾之邦,虾子多更有可能模拟其形体舞而戏之。另据正在流传的地域益阳市赫山区黄泥湖乡虾子起拱-传人、已年近70岁的鲁运生口述,其曾祖父-杰传艺于其祖父,再传其父。其曾祖父生于1862年,并非创始者,也是学艺于人。可见,益阳虾子起拱从清代中晚期起在现在的赫山区(原益阳县)所辖资江下游两岸地域较为流行。《益阳民俗大全》等资料记载,虾子起拱最先一般在传统春节表演,后来扩展至喜庆活动中,是一种独具洞庭湖水乡特色和益阳竹乡特色的民间体育与竞技杂耍形式。虾子起拱主要为大虾子,竹制,身体巨大,长度一般超过30米,最长的达60米,至少需40─60人方可舞动起拱。虾头、虾身、虾尾利用杠杆原理人工操作,舞到0时,节节起拱高升,场面壮观,观者喝彩,主家高兴。同时为了使场面更为热闹,参与者更众,又有“香火虾”、双人小虾及彩莲船、耍蚌壳伴舞,水流星、火流星开路,大型舞龙围绕。
虾子起拱在益阳的出现,源于资水和洞庭湖所赋予的水乡特色和益阳丘陵地域之竹乡特色。赫山区属洞庭湖冲积平原,背靠雪峰山余脉丘陵,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湖港密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谓。早先,人们在生活中就地取材,于水边取竹,至水中捞虾,春节期间,以竹制虾,迎春祈福,舞之以娱,习俗渐而流传下来。
益阳虾子起拱虽属民间自发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其价值不可低估。首先,它具有对资江下游、洞庭湖西南沿地域民俗研究的价值。这一区域的人们曾经很大程度上靠水、靠湖洲生活,依赖自然,爱护自然。人们于水中取虾,得到自然赋予,而又举着虾的形体舞之,最初主要是迎春祭祀,祈风调雨顺,而后再于喜庆活动中表演,讴歌生活。其次虾子起拱又具有对洞庭湖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研究价值。虾子起拱还具有实用性,可娱乐节日、锻炼身体,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万物的亲和力,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