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年代】
早在元代,德昌路所辖的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县),即有傈僳族人居住,受制于当地张、吉二土司。明代洪武年间,傈僳人不堪官兵和土司欺压之苦而1逃迁,散居于川滇结合部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明嘉靖年间,丽江纳西族木知府与相邻的西藏农奴主在维西一带争夺地盘,发生大规模械斗。窝勒(今攀枝花市郊区)一带的傈僳人,连年被征调往石鼓一带作战,以后又去到维西、华坪等地。清代嘉庆年间,住在维西的傈僳、纳西等族人民,联合1康普土司的压迫、剥削,遭到清王朝的残酷镇压,一部分人1逃往米易傈僳湾一带居住。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两次永北起义,都曾引起傈僳族较久的大迁徙,往返流离,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布局。
据傈僳族族谱记载:傈僳人分为姜子树派和羊角树派。原住在窝勒的张姓傈僳人为逃避战乱而分别迁离,临行前,弟兄“破碗为契”,各持碗片,作为以后亲人遇逢时相认的标记。之后,哥哥带族人顺安宁河南下,渡金沙江入云南,先住在永仁,后迁至禄丰。弟弟一行溯安宁河北上入德昌,在茨达河下游溯花马河到四方碑(今六所乡陈所村),搭棚而居。后因外来垦荒的汉人增多,遂又迁往上游老窝铺(今六所乡兴安村),在山林中栖身。此后,傈僳人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分别在金沙、南山一带聚居。
【分布区域】
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方、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南部。德昌傈僳族阔时节主要所在地为德昌县金沙乡和南山乡及其周围地区。金沙乡和南山乡距德昌县城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7度4分-27度34分,东经101度53分-102度28分之间,南接会理、米易两县。德昌傈僳族婚姻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德昌县金沙乡和南山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傈僳族小聚居村落也有零星分布。
【基本内容】
德昌傈僳族传统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允许男子入赘女家,本人及所生子女均不改姓。缔结婚姻首先满足“姑表亲”,即姑娘家的女儿必须首先嫁给舅舅家的儿子(俗称“逮猪份子”),其次,堂“姑表亲”和“姨表亲”,时兴“掉换亲”。因此,无婚姻自由可言。傈僳族民谚:“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嫁给石头坐地守。”“姑娘菜籽命,撒在哪里哪里生。”因此,妇女受害尤烈,婚姻悲剧屡屡发生。旧时,寡妇再婚,须按亲疏顺序择人“转房”。无“转房”对象的,才允许另嫁,但男方须给女方原夫家一件布(俗称“奶母布”),以作补偿。儿子结婚后另建新屋,同父母分开居住;幼子或独子才留在父母身边,并继承家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旧的婚俗逐渐被新风尚替代。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得到传播,傈僳人近亲婚配得到控制。现时,傈僳族的青年男女基本上已经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建立家庭。与其他民族通婚已有出现,加上防病、治病和文化教育的推进,傈僳族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德昌傈僳人婚嫁礼仪,至今保留下极富情趣的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三月至八月,因忙农事无暇娱乐,更不举办婚事。说亲、订亲日期,一般都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后(忌在七月、九月、冬月等单月进行)。不兴媒人,不讲究彩礼,通常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去女方家说亲,仅赠送糕点、挂面之类微薄礼品。若女方家同意联姻,当即收下礼物,并将女儿的生庚、属相告诉男方家。婚期多定在腊月至次年二月。
领亲前,男方家请两名男子作证婚人(傈僳语叫“娃拿扒”)主持操办婚礼。同时,请一位辈分高的老人(傈僳语叫“阿巴莫”)在领亲前祝告家神、祖先,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作为领亲人的标志。娃拿扒带上两名小助手接受新郎一拜之托,带上一小截羊腿骨启程。四人来到女方家,先将那截羊腿骨交与女方家,表示“婚事既成,绝无反悔”。接着,女方家请的一位阿巴莫对女方家家神、祖先念诵祝福语,并为娃拿扒各挎上一条麻布,将两条麻布交叉、打结,表示承诺领亲。之后,娃拿扒与女方家邀来的女歌手(傈傈语叫“嘎妈”)对歌。嘎妈高唱《婚姻调》(傈僳语叫“夫嘎”),诉说父母养育女儿的艰辛;自谦新娘年幼无知,不会理家,托咐男方体谅,耐心开导,多加关照等。娃拿扒以歌作答,晓以理,动以情,劝慰女方家的人放心,让姑娘出门。双方有问有答,层层深入,生动感人,句句显示歌手的机灵和智慧。对歌结束,娃拿扒与女方的伴郎、伴娘(一般是新娘的姨婊、姑爹或姐姐、姐夫)和姐妹在堂屋里跳罢《送亲舞》,然后领新娘出门。傈僳人婚嫁历来简朴从事,男方不给聘礼,女家不给陪奁,女儿的嫁装,仅仅是一件长布衫、一张长布帕,家境好的陪送——床被盖。
女方家请的葫芦笙手一路吹奏《送亲调》,引着送亲客转山绕水缓缓前行,队伍浩浩荡荡,热闹无比。途中,嘎妈与娃拿扒即兴对歌,唱旅途的艰辛,赞新人的能干,借诙谐、调侃遣去跋涉的劳顿。经过三次休息,来到男方家附近。男方家派出葫芦笙手吹奏《迎亲调》前来迎接。新娘进屋前,伴娘、伴郎和送亲姐妹赶快将所带被盖高擎四角遮护新娘,此时,男方家的人抓些羊粪丸撒去,以示驱走贫穷和疾病,让新娘带来一生幸福和吉利。新娘进屋后,新郎及其家人暂不露面,意为可避免婚后相处不和睦。送亲仪式以娃拿扒和女方伴娘、伴娘带领大家在场坝上跳《领亲舞》后即告完成。
傈僳人的婚宴简朴、别致:在地坝上摆四块劈柴当坐凳,中间散放些青松针为饭桌。待九碗菜上齐后,新郎先来席间叩谢双方的老辈;双方的父(母)作为亲家于席间正式见面。晚上,在堂屋里举行拜堂仪式。
新人拜堂,称为“请拜”。赠送新人礼金,叫做“丢拜钱”。谁先谁后,依照辈份高低进行;赠多赠少,绝对无人计较。喝了小助手敬的酒,祝新人永世没有口角;活到头发雪白,活到两眼细小。贺亲的客人丢完“拜钱”,阿巴莫给新郎、新娘吃“结合酒”(傈傈语叫“知四巴”),念祝福语:“对门流出一股银水,这里流出一股金水,金1水合上了,养儿育女,有吃有穿”。
“请拜”完毕,娃拿扒给新郎、新娘起新名(傈僳语叫“夫米咪”),表示新生活的开始。在场的人接受娃拿扒分赠的熟羊肝颗嚼食,一边听他起新名,直到认为起的新名合意了,便齐声欢呼“嚓喔——”“嚓喔——”表示赞成、通过。从这时起,新郎、新娘不再用原来的名字。起了新名,婚礼结束,男女双方客人齐聚场坝上,围着大堆篝火跳《山羊、绵羊合拢舞》。舞步欢腾,气氛热烈,往往通宵达旦。
结婚当晚,新郎、新娘同屋“不1”,须由伴郎、伴娘相陪,同宿于新房内。次日早饭后,新人带着男方家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伺机避开弟、妹,自寻僻静处亲热。婚后三天,新娘回门。一般当日返回,路程远的,可留宿两夜。
傈僳族历史上曾有摇篮婚配、互换婚和抢婚的习俗,但现在已基本绝迹了。如今,德昌傈僳乡村婚俗礼仪依旧。在外工作的人,可随意举行婚礼。
【基本特征】
1、古朴。德昌傈僳族婚姻,历来推崇简朴为荣。男方不给聘礼,女方娘家不给陪奁。
2、热闹。结婚前夕,新郞家请两位懂礼仪、会唱民歌的男子,带上礼品到女方家接亲。接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女人们站在路旁阻挡进屋,表达对新娘出嫁的挽留。女方家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念祝福语,挂一条领亲麻布,意为承诺接亲。接亲无论路途远近,都要休息三次。
【基本价值】
德昌傈僳族婚俗,具有古老、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文化传统至今还保留着,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1、对于研究婚姻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婚俗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反映,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其间包含一个民族的经济条件、社会审美观念、历史形态等。德昌傈僳族这种古老、独特的奇异婚俗,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同阶段婚姻家庭史不可多得的活态见证。
2、对于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婚俗作为制度文化的一个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基础,这种基础以其独特的内涵,成为傈僳族民众共同的制度文化,指引着其行为规范。傈僳族婚姻的结缔,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且上升为整个傈僳族家族、姻亲、邻居等关联的集体共同的行为。因此,其婚礼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家庭与社会的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气息,有研究价值。独具风格的订亲、领亲、送亲、迎亲、婚宴、拜堂、对歌、跳送亲迎亲舞、起新名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及地方民族风土礼俗,表达了深刻而独特的文化情趣,具有研究价值。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