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德昌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主要所在地为德昌县金沙乡和南山乡及其周围地区。金沙乡和南山乡距德昌县城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7度4分-27度34分,东经101度53分-102度28分之间,南接会理、米易两县。
【基本内容】
傈僳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德昌傈僳族妇女喜欢弹口弦,男子喜欢吹葫芦笙,葫芦笙多为自制的五管葫芦笙。制作葫芦笙的主要工具为几把专用刀具,原料包括黄竹、泡竹、空心竹、葫芦、黄蜡等。
制作过程主要有:
1、摘葫芦摘专门种植的“芦笙葫芦瓜”的小葫芦来做笙斗。
2、砍竹子黄竹俗称“龙竹”,一般长在阴山的二半山上,成片生长,不分季节采集材料。砍竹时取离地2尺左右为佳,长1米多,用时取中段为好,粗细则根据芦笙的大小而定,大号所用的竹子管径约为1厘米半多一点,二号、三号以此略小。将竹子捆绑在一起晒干,防止竹管变形。
3、削制竹管。首先根据笙斗的大小选择五根粗细匀称的黄竹按要求削成长短不一的竹管,竹子必须是直的,每节竹子的一头都要留一个竹节;其次用专门工具在竹节处钻一小孔,孔径大小各异,视音阶而定;然后在竹节上方1至2厘米处开一长条形孔,长约2至3厘米不等,宽约半公分左右,呈喇叭口形,外大内小,以供安装舌片之用。
4、制作舌片。舌片制作的技术要求很高,一般都由手艺高的人来完成。把竹剖开削成0.5厘米左右宽的细竹片,凹面必须削平整,凸面刮光,然后将小竹片两侧开槽,中间制成一个长条三角形,一头切断,另一头则连在一起,再将长条三角形处削成薄片,保留少量成梯形状,两侧用锋利的刀剖一条很细的线,在阳光下能见以两丝长条形亮光呈深凹状形。舌片做好后要用羊油慢炒至猪肝色或油不起泡时方可,这样就能避免因吹奏时口水浸湿而走调变音。
5、加工葫芦笙斗。取外形、大小适度的葫芦一个,选定位置后按一定比例在上下对等处打五个孔,大小视竹管直径而定,再掏空内壤,用一根尖头的细金属条烧红后将葫芦爪蒂处烙通,孔径则视几号芦笙而定。这样加工出来的葫芦笙嘴耐用、好吹。
6、粘管。将五根做好的竹管用黄蜡固定在笙斗上。这种黄蜡是将蜂蜜经过至少两次过滤后剩下的渣滓再熬制,将其中水分收干后所余下的蜡汁经过冷却后做成的上等封口蜡。
7、配上增音器。在长竹管顶端安上一只小葫芦,用来增大音量。
调音一般要想一次调制好葫芦笙的音是很难的,必须是一根管一根管的进行,要反复多次调试,才能把音调准。主要是对舌片中间的三角梯形条的厚、薄和两侧的缝隙进行反复处理后,才能达到调准音质的效果。调音的顺序是:先调一管,再调五管,接着调二管和四管,最后调三管。其中第四、五两根管的音质最好做,也容易调准,而二管和三管的调试难度最大,最不易调准音,需要多次反复调试才行。待全部竹管都做完,调准音后,再用小刀在二、三管顶端处,分别开三个小方孔,主要是起改变音调的作用,因为葫芦笙的音调分老调和新调,用黄蜡封住为老调,不封为新调。
【基本特征】
1、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2、制作葫芦笙的主要工具为刻刀,原料包括黄竹、泡竹、空心竹、葫芦、黄蜡等。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摘葫芦、砍竹子、削竹制管、制作舌片、加工葫芦笙斗、粘管、配上增音器、调音等工程。
3、葫芦笙制作过程,要求精度高,但取材简便,不须任何机器进行辅助加工,完全出自制作人之手;各个环节都不需尺子量制,大、小、粗、细、打孔、调音都可由一人独立完成;不受制作时间限制,走村串户时都可制作;制作工具小巧轻便;制作时不需要案台,随地即行,整个环节完全靠制作人的技术娴熟而定,是一项纯手工技艺的工作项目。
【基本价值】
1、由于德昌傈僳族解放前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除了世代口传心授外,葫芦笙也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葫芦笙的音律、音色、吹奏技巧独具特色,是我国民族乐器宝库中难得的珍品。
2、傈僳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习俗,蕴含着傈僳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在充分反映傈僳人审美情感和增加相互交流的同时,为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保护和利用好傈僳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