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传》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干部胡崇峻于1984年发现,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神农文化研究会主办、出版的《神农文荟》杂志创刊号首次发表了《黑暗传》的述评本和整理本,出版时间大约是1992年。
《黑暗传》似乎是悄悄出版的,可是在网上,关于它的消息却几近铺天盖地。胡崇峻---这位蛰居在神农架深山的搜集整理者,在网上的信息条目超过了许多作家。其实,《黑暗传》虽在湖北发现和出版,但接着就引起了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及全球华人学者的极大兴趣。在前几年未出版时,国外及台湾等地区的读者及学人均纷纷来信,向其打听整理进展情况。现在,总算大功告成了。汉民族也终于结束了被称为"没有自己的神话创世史诗"的历史。
可以想见这本书惠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意义吧。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民族最早的"家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知晓的。当然,《黑暗传》是一种神话,神话任何民族都有,但这群生活在神农架地区的汉族人,却有着令人无法相信的想象力。关于洪水滔天的故事,这或许大家都知道,洪水之后人都被淹死了,伏羲与女娲兄妹成亲,成了人的始祖,等等。但洪水滔天之前呢,《黑暗传》想出了好多好多世纪,好多好多远祖,关于这个远古的家谱,不只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它的无以羁绊的神奇的想象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相信每个读到它的人,都会被那绚烂恣肆的景象所迷醉,所倾倒,其文采甚至丝毫不比屈原的《九歌》逊色,照我看,甚至超过无数倍。
这本有着多个版本的奇书,谁是它的第一个作者呢?肯定这将是一个千古之谜,说它是一个千口相传、不断扩大和完善的体系,当然是正确的。问题是牶如此丰富、壮观、文采绝尘的唱本,却流传和保存在荒凉、僻远、贫瘠的鄂西北深山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它就像那些珍贵的孤兽一样,只有荒凉与沉寂才是它生命的屏障。我读过之后的一个强烈感觉是牶这肯定是楚文化中最伟大的宝藏之一---只有楚文化才能诞生这些伟大的神话,虽然它受了秦巴文化的部分影响,但影响不大。而且我相信它至少流传了两千年以上,屈原也可能是受这些神话熏陶出的第一个诗人,且是《黑暗传》诗风的直接传人。
那么,作为这一伟大宝藏的发掘者,胡崇峻应该受到尊敬。这位衣着朴素、安贫乐道的搜集整理者,这位深居于大山中的伟大学者,为此书付出了他几乎一生的精力。在我与他的长期接触中,我发现他已经沉溺于此,无法自拔,他的整个生命都与《黑暗传》融在了一起。他住房条件较差(近几年尚有改善),卧室门窗紧闭,发霉的空气令人窒息,没有玻璃的碗柜里跑着老鼠,皮鞋从来不刷。平时焉焉的,抽着闷烟,神情极不自然。可是,只要一谈起《黑暗传》,谈起民歌,谈起民间故事,就会神采飞扬,妙语连珠。以他的才华,他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绝妙的散文及诗限于篇幅我不想在此引用),但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迷上了《黑暗传》,并且准备了一生把此书整理行世。
胡出生在一个武官世家,祖上当过清廷的游击官,祖籍浙江,后家道中落,祖辈在四川贩骡马,以后便在神农架定居。为搜集整理《黑暗传》不能顾家,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他搜集有9种《黑暗传》的抄本,每一种都要经过无数次探访,还包括搜集到《白暗传》、《红暗传》以及与此有关的神农老祖的唱本,还有什么《玄黄传》、《黑暗大盘头》、《黑暗纲鉴》、《混元记》等等稀奇古怪的抄本,这对于丰富他的整理本,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5000余行的正式出版本,行行都蘸透他的心血,须知,那些唱本多是残缺本,有的几百行,有的千把行,如此零乱、重复的故事,就算梳理一遍也是艰难的。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部流畅的史诗,感觉是一泻千里,确是一部艺术化的家谱。我们应该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骄傲。先祖们开天辟地的历史真是荡气回肠,威风凛凛,壮怀激烈。我们除了感谢胡崇峻外,还应感谢那座默默屹立在远方的山---神农架,以她的忠诚保存了我们远古血脉的记忆,让我们的民族有了回忆的温暖,并将把我们紧紧维系在一起。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