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
来自: Abner
2015-11-06
723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

  打闹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锄头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薅草锣鼓乃是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的,因为小户人家是不会请数十甚至数百人为其薅草劳动的。薅草锣鼓的锣鼓声节奏鲜明,深沉浑厚,其打法为│ХΧ○│,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其具体作法为:歌手站在薅草人的后面,一边敲打锣鼓,一边吼唱。歌手或两人对唱,每人两句,以锣鼓声为节奏,边唱边舞;或两人领唱,薅草之众和之,间以锣鼓,边唱边舞。最常见的当属后者,因为后者所产生的氛围较前者热烈。舞蹈的动作特点为:双手随脚步摆动,左手左脚,右手右脚,动作柔中带刚,自然摆动。

  打闹歌的歌词多为一韵到底,而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四个部分。歌词的内容里祭祀就占去了一半,而娱乐同样也占去了一半。

  “引子”通常无固定的形式,既可以循规蹈矩,也可以即时编唱。有的“引子”一开始就唱出了薅草时的热闹蓬勃景象。

  打闹歌歌词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请神”顺序是固定的,先请“歌爷,歌娘”,再请“五方神灵”、太阳、“土地”、“八步大神”等,请的神不同,歌词就相应的不同.

  “扬歌”是整个打闹歌的主要部分,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其唱的歌词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当时的劳动场面而立时编唱,还可以采用盘歌的形式一问一答。吼唱的时候,歌手可以尽情发挥,借以激发薅草人的劳动热情,而有的“扬歌”则唱出了土家人祈求丰收的强烈愿望.

  “送神”部分,唱词不多。送走神灵后,还要唱几句颂祝东家五谷丰登的话。整个打闹歌的过程方才终止,而一天的薅草劳动也到此为止。

  黔东土家人的“薅草锣鼓”,无论歌词的内容,锣鼓的节奏,还是舞蹈的动作,都和土家族的摆手舞类似。据有关资料显示,“薅草锣鼓”本身就是土家族“摆手舞”。那么,土家族的“摆手舞“又缘何成了”薅草锣鼓“了呢?

  原来,远在明朝时期,当朝统治者威逼诸民族改变土俗,皆悉依朝廷礼法。

  在这种情形下,土家人既不敢违抗旨意,又不想彻底丢掉本民族朝夕以之为乐的“摆手舞”。为了避开朝廷耳目,智慧的土家人便将“摆手舞”从摆手堂搬迁到了庄稼地里,并日渐演变而成了风味别有的“薅草锣鼓”。

  而流行于黔北的薅草锣鼓又是怎么回事呢?

  黔北的薅草锣鼓主要在仡佬族和土家族以及部分汉族地区。据有关资料表明,黔北的薅草锣鼓的起源是由古代的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神的祭奠活动发展而来;亦有传说认为是人们为了驱逐糟蹋庄稼的野兽,便在田间击木打鼓吆喝,后来演变成唱打闹歌,即薅草锣鼓。

  据了解,流行于遵义汉族地区的薅草锣鼓调子上颇具特色,主要体现在转调上。除了上下五度的转调外,还有“以商为宫”和“以角为宫”的大二度和大三度转调。这种处理常使人耳目一新,情绪振奋,从而起到了减轻疲劳,鼓舞劳动热情的作用。

  事实上,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以致于土家族大部分民歌的歌词都只能用汉语来记载。这样一来,那么用土家族语言所唱出来的民歌在汉语记载中就失去了其本来的韵味和内涵,而且其意义也大相径庭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强势文化的汉文化的不断渗透,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的一些民歌甚至民族文化最终将失去其原来的本色,并最终消逝殆尽。这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最大的遗憾!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