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采茶戏
来自: Cyril
2015-12-27
611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明末,赣东茶灯传入抚州地区的东乡、进贤两县,与花鼓、马灯融合,清代《东乡县志》记载:“元宵……好事者或伴龙灯马灯桥灯诸名目,杂以秧歌采茶,遍行进村,索茶果食,正月尽乃罢”。盛于新春佳节,清初,在抚州西部山区,组成了三角班。角色通常为一旦一丑,加上一个鼓手坐堂,演唱单台和小戏。同时,城乡各地又流行了一种“板凳戏”,弹拉坐唱,活跃于茶楼酒肆和村户人家之中,进而推动了三角班的广泛流传和艺术提高。

  清末,抚州三角班向半班发展,一些艺人去宜黄拜师,学习宜黄戏表演和袍带正戏,角色增加小生、花脸两行,唱腔加入了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伴奏。这种新型采茶半班,一时流遍抚河两岸。

  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可分三种:

  1.单台戏,约四十余个。所谓单台戏,即一个旦角(或小丑)登台演唱,前面唱“拜府”,中间演“打彩”,结束要“谢台”。如《数天下图》,演员手击筷子助节,演唱历史、名胜、物产等内容。

  2.小戏,约六十余出。内容偏重于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也有一些是民间传说的片段。

  3.整本戏。来自坊间刊印的戏文曲本,或移植外来剧种和临时编撰新闻轶事的幕表故事。

  抚州采茶戏的唱词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诙谐风趣。许多表演来自生活,如摘茶采桑、撑船锄地、挑担推磨、赶牛呼鸡、缝补浆洗、绣花做鞋等等。

  唱腔分为正调、杂调和小调三类:

  正调,板腔体。有本调、抚调、单台调、川调四种。

  杂调,一般以戏名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调][捡春菇调][卖樱桃调]等等。

  小调,即单台戏的小调,如[打哩莲花][十二月采茶][十杯酒]等。

  抚州采茶戏的间奏曲牌,大部分来自傀儡戏、宜黄戏和民间吹打,伴奏乐器有高胡、三弦、琵琶、唢呐、笛子等。抚州采茶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