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坊中元节祭祀活动起源于元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元朝将领张甫德先烈以及部下为民所想、与民同乐而举行的七月十五祭拜活动。相传元朝年间,当时王家坊一带徭役繁重、苛捐杂税,可谓民不聊生,这时,从四川方向来了一路兵马(约1000人),沿江驻扎,扎营在老祠堂内,为首的将军张浦德身材魁梧,样貌清秀,两名得力助手武艺高强,自张甫德将军驻扎后,军纪严明,白天操练,晚上巡逻,在他的庇佑下,不管是王家坊境内,还是过往的商船都平安无事。空闲时,张将军率兵与农民共同耕作,逢年过节,军民一起举杯庆祝。然而三年后,战事来临,张甫德受命出征打仗,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得知张甫德牺牲后,百姓们悲痛万分,为纪念将领张甫德一行,百姓雕刻了他们的塑像立于庙中。塑像起名叫“都大灵王”和“南面王”等,寺庙起名为“音观庙”,并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祭祀活动,习俗便从那时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祭祀活动程序隆重而严谨,在农历七月十日左右,在外的游子纷纷回到王家坊准备丰厚的祭祀用品。农历七月十三日上午,村民将“都大灵王”等众神从庙宇中请出来,为他们洗脸换衣,抬着他们回到当初练兵的地方操练,晚上各家各户都出来庆祝,歌舞齐奏,仿佛张将军还在和大家同乐。连续三日,到七月十五日,王家村村民们都穿戴整齐,燃放鞭炮,举着彩旗,抬着“都大灵王”等众神在王家坊各坊都巡一遍,各坊的村民纷纷拿出“三牲”朝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2006年该祭祀活动更名为“王家坊迎神赛会”,2009年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和王家坊迎神赛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