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舞春牛
来自: Edward
2016-02-08
577
崇义舞春牛   崇义舞春牛(第三批省级)

  我国是农业国,素来重视农耕。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朝廷规定,皇帝和各级1在每年仲春的亥日要行耕作礼,在祈年殿和各官府所在地举行象征性的耕作活动。

  崇义“舞春牛”的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最早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村民们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成河神,在河上装灯彩,各家各户把河神请回自己的家中,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前进行参拜,以保一年太平,五谷丰登,六畜平安。

  崇义县上堡乡唐姓明朝正德年间从湖南迁入本地,同时带入了这一民间古俗。后来,此俗流到民间,民间组织春牛队,以“春牛”为角色,把严肃的政事活动演变成民间轻松快悦的,甚至是恢谐活泼的具有闹春特色的歌舞活动,所以叫做舞春牛。每年立春当天到河边接牛神,小年24,把春牛头放置家中祭拜。唐姓人根据本地的社会现象,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改造和加工,配以渔、樵、耕、读等角色反映农家生活,有时加上管家、算手等角色痛斥地主对农民的盘剥和压迫,从而突现了思想性,还加入了以说唱为主的《八仙》《白蛇传》《断桥会》《刘海砍樵》等项目,以增强剧戏性。春牛按参神,巡拜、歌舞。舞春牛的套数和动作有出栏、上路、吃草、饮水、背轭、耕田、擦痒、卧地、听歌等。春牛歌又名牛灯,包括起鼓敲锣、出行、路遇、相会、拜门、采青、谢礼、上红、敬师、拜别等,独唱、合唱、轮唱和对唱,唱农家事,演绎民间悲欢,逗得人们欢笑和喝彩。东家给牛上红,并用茶果酒菜款待众人,众人酒足饭饱,牛队再行回神礼,表演往往到五更鸡才结束。春节期间也与龙灯、狮子、武术同台献艺,直到元宵方止。四为四季平安,五则五谷丰登,六可六畜兴旺。这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向来为乡民所喜闻乐见。

  随时代的发展,上堡乡的风俗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春牛词改编了新内容,用以歌颂新社会、新生活。

  崇义舞春牛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