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村花灯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盛于宋,鼎于明清。田村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创作,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染片、硬化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时是客家先民在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上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的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
田村花灯的品种繁多,别具特色。最早的是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后逐步发展了花篮灯,风景人物戏曲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多种类型花灯。田村花灯发展鼎盛时期可分为“宫灯式、花瓶灯、楼阁式、花篮式、古亭式、牌坊式、象征式、花船式、鼓灯式、禽式、兽式、虫式、鱼式、花草、树木、珠式、球式、香包式、吊牌式、器皿式、龙灯式、走马式、提龙式、架花式”等25个品种之多。
田村的中秋花灯节按传统习俗三年(每逢子、卯、午、酉的年份)举行一次,逢灯节年八月初一早上出灯悬灯,直至八月十五晚上落灯焚灯整整历时十五天,其悬灯规模:按传统习俗,凡街道住户至少每两户一盏灯或一户一灯或一户几盏灯,悬灯时并用白布或黑布盖满街道上空,布下悬上各式花灯,使之更为壮观,同时也可避免雨天淋湿花灯。这种悬灯方法,被后人称为“瞒天过海”。
现在的田村花灯,既继承了传统的花灯艺术特色,又有民间艺人在花灯上的创新和发展,把现代的高科技与古老的花灯艺术融于一体,更显得绚丽通明,光彩夺目。
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