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莲花落又叫打莲花,以节奏明快、语言生动诙谐、简便灵活,演唱形式独特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萍乡市志、萍乡文化艺术志均记载:“萍乡莲花落始于宋,本为穷人行乞时所唱,在清乾隆后嘉庆末年(1821年前)出现专业艺人”。萍乡莲花落演唱时由一人主唱,众人帮腔,主唱人左手持莲花响板(一截约2寸宽的半边竹筒,串着4-5个铜钱),甩动莲花响板,发出“沙嗒、沙嗒”的响声,右手击鼓,敲出节奏,衬托唱腔气氛,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长短句,每两句一韵或一篇一韵,演时可唱可吟,以唱带数,唱、吟、数相配,灵活机动,优美动听,其音乐由正板数唱和拖腔两部分组成,正板数唱由萍乡地方语音似吟似唱,语音与唱音非常吻合,每数唱一篇的最后一句加上拖腔,拖腔一般都用帮腔,帮腔的旋律特美,曲调起伏,“发”音叠出,喜悦、明快、余味无穷。
萍乡莲花落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