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钻豆腐又名貂蝉豆腐、汉宫藏娇、玉函泥,是一道来自民间的传统风味名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除西部、西南部省份外,多地均
有制作。 烧制方法是先把泥鳅放在容器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盐,喂养一夜后,再将泥鳅倒入有嫩豆腐的锅内加热,让它乱钻,并加葱花、味精、生姜未等佐料 。此菜豆腐洁白,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
泥鳅钻豆腐传说是由周口渔民邢文明创制而成的。他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里吐净了泥,放锅内盖上锅盖,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 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鱼尾留于外。后取名为“泥鳅钻豆腐”。 后经厨师几经改进,成为筵席饮宴上的名菜。通常是将小泥鳅置放有蛋清液的清水盆中,以排除脏物并洗净,砂锅注入凉排骨汤,随放整块嫩豆腐和泥鳅,加盖慢炖稍许时间,泥鳅被热气所逼钻入豆腐躲藏,待至汤沸全部烫死在豆腐中,然后再经小火并加入多种调配佐料烹成。
做法一
食材: 泥鳅200克、豆腐400克、生姜1小块、高汤1大匙、胡椒粉1小匙、盐1小匙、味精1/2小匙。 步骤: 1、姜拍松,泥鳅静养几天后洗净; 2、锅内放入冷水,开小火,将豆腐放在锅中间,把泥鳅放在周围,待锅中的水慢慢加热,泥鳅就会往豆腐里钻; 3、在泥鳅全部钻进豆腐后,将豆腐取出,放在汤碗中,灌上高汤,放入盐、胡椒粉、姜、味精,蒸8分钟即可。
做法二 食材: 泥鳅、豆腐、葱、生姜、高汤、胡椒粉、盐、味精。 步骤: 1.泥鳅洗净,葱切段,姜拍松; 2.起锅,加入适量冷水,豆腐用盘装好,泥鳅放在豆腐旁边,把盘放于锅中间,小火慢炖; 3.待泥鳅钻入豆腐后,将盘中豆腐及泥鳅拿出,灌上高汤,放入适量盐、胡椒粉、姜葱、味精蒸约15分钟即可享用美食。
做法三 食材: 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11张) 活泥鳅300克,白豆腐900克,花生油120克,葱8根,生姜4小块,米醋、黄酒、酱油各2汤匙,桂皮、花椒、食盐、白糖适量,干红椒8只。 步骤: 1.将活泥鳅放入清水盆内,净养3天3夜,早晚各换水一次,将体内垃圾排除。 2.豆腐切成25毫米立方块,红椒、生姜洗净切碎,葱洗净切成小段。 3.将净养后的活泥鳅及切好的豆腐,放入锅内水中,加盖、点火共煮。水量以漫过泥鳅、豆腐适量为宜,以便泥鳅能自由游动。 4.煮沸2分钟后,将泥鳅、豆腐、汤汁,从锅内倒入干净容器中。 5.炒锅上火,放入花生油(或菜油),油稍冒烟后,投入生姜、干红椒碎末及桂皮、花椒、葱小段煸炒。 6.煸炒至溢出香味后,倒入泥鳅、豆腐、汤汁、酱油、黄酒、米醋,旺火加盖共煮。 7.煮沸后,再以中火焖煮10-15分钟后,加适量食盐、白糖调味即可。
做法四 食材: 泥鳅、豆腐、香油、葱花、姜、猪油、酱油、精盐、白醋、五香粉、葱花。 步骤: 1.取小指粗的黄色活泥鳅,在清水中养一二天,让其将腹内脏物吐净。 2.将锅置火上烧热,放上香油、葱花、姜米等佐料,把鲜嫩豆腐整块放入,再放泥鳅,用火文火慢烧。泥鳅受热,往豆腐里钻,直到把豆腐捣烂。 3.待到泥鳅钻不动,豆腐呼呼作响时,加大火力,放入适量猪油、酱油、精盐、白醋、五香粉,翻身焖一会,起锅时和点葱花即成。
制作贴士 1.泥鳅要清肠。把泥鳅放入装有面粉的清水盆中,换上几次清水与面粉,让泥鳅吐出腹内的脏物。 2.选用嫩豆腐。才做出来的水豆腐太热不行,泡在凉水里久了变硬也不好。切豆腐时一定将豆腐四周的硬皮切除。
泥鳅钻豆腐又叫做“貂蝉豆腐”,是民众以泥鳅比喻奸猾的董卓。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钻入冷豆腐中,结果还是逃脱不了被烹煮的命运。恰如王允献貂蝉,使出美人计一般。这典故的出处已不可考 。 “泥鳅钻豆腐”据说起源于河南周口圈神庙街,说是一个叫邢文明的渔民,以捕捞鱼虾为生,他在捕鱼的时候,却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较大的泥鳅卖掉后,剩下的小的无人问津,每次只好带回家里自已烹食。 有一次,他为调剂口味翻翻花样,索性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里吐净了泥,并从街上买回一些豆腐和葱、姜等调味佐料,因泥鳅小不易拾掇,便捞放锅内盖上锅,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尾巴留于外。此法很快便在当地民间传开,即名之为“泥鳅钻豆腐”。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