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柳编技艺
来自: Duncan
2016-02-29
725
广宗柳编技艺   广宗县的柳编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口传心授,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主要有家传和师传两种形式。主要特点是用柳条编制成生产生活用具、工艺品等。

  柳条砍下后趁湿捋去皮,在阴凉处放置几天,具有柔韧性后方能编制各种制品。柳编对湿度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需到地窑中完成制作。柳编使用的工具均为艺人自制,主要有镰刀、锥子(环锥、草锥)、麻绳、线刀。所有制品的大小、宽窄、式样都靠艺人的制作灵感和制作经验。其制品有簸箕、篮子、圆簸箩、方簸箩、盒子簸箩、盛面粉用的八斗、结婚时女人用的八角盒子等。

  随着经济的日益活跃,柳编制品仍然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并逐渐演变成了商品,成为了人们增收的一种渠道,在这些发展过程中,这一编制技艺也被完好无损地传承了下来,现在广宗有两个村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最多,其它村庄也有不少柳编能手,其中柳编规模最大的是葫芦乡大辛庄村,柳编技师占到了全村的60%,该村也因柳编而出名,俗称“簸箕辛庄”。在这个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会用柳条编东西,一根根普普通通的柳条在他们手里不小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漂亮既实用的工艺品。如放刚包好饺子的盖垫、馒头坊里用的簸箩等,以前还有筐子、篮子,现在的篮子被人们演变成了放置花卉的装饰花篮,筐子演变成了塑料筐,炊梳演变成了塑料炊帚或钢丝球,虽然好像这些新替代品用着更方便,但塑料遇热反应与钢丝屑却又是对人身体的潜在威胁,所以现在,人们又理智地喜欢上了植物制品,这些柳条在柳树生长中都是自然生长,生长和制作期间不用施用药物,利用自身柔韧的特质即可加工成形。

  柳编制品集自然之美和创作之美于一体,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的精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2008年6月,广宗柳编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