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连响”的起源尚无文字记载。据本地老人潘招成(1918年生)、牟来群(1912年生)等回忆,二、三十年代,在利川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头上、手上、脸上涂满泥巴,双手活泼地拍打身体,沿街行乞,被人们称之为“泥神道”。解放后,“肉莲响”揉进秧歌舞、耍耍、跳丧舞、竹莲湘等民间舞蹈动作与韵味,并相应配上“莲花落”的音乐曲调,唱词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
“肉连响”多为男子表演,表演时只穿背心、短裤或者干脆赤膊上阵,肉连响主要动作有:“秧歌步”、“穿掌吸腿跳”、“颤步绕头转身”、“鸭子步”、“双打”、“十响”、“七响”、“四响”、“三响”等。在动律上讲究“圆转”,顺着相击部位不断改变身体倾斜角度,柔美协调。肉连响本无唱腔和伴奏,艺人根据表演的需要,加上舌头和手指弹动声响伴奏,增加舞蹈的欢乐气氛。
肉连响形式简单,不用道具,不拘场合,且强身健体,极易普及,群众常用以自娱自乐、锻炼身体,深受群众喜爱,被选入恩施自治州广场舞蹈《清江舞》,在全州普及、推广。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