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扑蝴蝶源于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上的一支民间歌舞,此舞被后沙涧村一个叫李五的拉洋车人看到,后回村组织村民编排而成。从第一代传人李五到第四代传人刘炳焕,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扑蝴蝶”的表演形式一般以十人至二三十人参加为宜,分为“捻蝶”“扑蝶”和“舞鞭”三种角色,每种角色可有四或六人,也可更多一些人同时上场。该舞蹈没有固定的队形和表演程序,三种角色可单独表演,也可组合表演,表演方式均由指导艺人临场安排。该舞有歌有舞。歌唱时全体演员围成一个圆圈,边走“十字步”边和着霸王鞭轻击的节奏演唱(此时“捻蝶者”可休息),曲调多为河北、山西民歌,用老调添新词的办法确定唱词。其中捻蝶技巧从捻两支到四支蝶竿均有一定难度,也是该舞的主要特点。该舞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三种角色各自不同的表演以及场面的调度上。
后沙涧村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参加民间花会表演,从每年的腊月开始到正月十五为止活动一直不断。“文革”期间活动中断,1983年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始恢复活动至今。该舞在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审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如今“扑蝴蝶”项目的濒危状况已经日益显现。年龄结构偏大;舞蹈动作简单技巧不到位,很难呈现当年的风采;大部分作品只舞不歌,歌唱部分面临消失的危险。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