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博物馆
来自: Adair
2016-01-08
1209
婺源博物馆  婺源县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属国家重点博物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历史的重要窗口。婺源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婺源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各地古董鉴藏之风炽热,一些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购藏古玩字画。泽被今世,便有了今日的婺源县博物馆。

  旧馆坐落在婺源县城紫阳镇西侧的儒学山上,为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式三层建筑。三楼一顶层的殿宇式结构,白墙仿古殿黄瓦,檐角飘翘,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馆内展出内容原分为“精品陈列室”、“婺源古建筑展览”、“砚史陈列”等部分。2007年5月由儒学山原馆迁至现址,位于婺源县城紫阳镇文公北路,主体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徽派建筑,馆区面积5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余平方米。陈列厅现设有婺源千年、茶乡美器、工艺珍宝、砚国明珠、明清书画和当代艺术等六个专题展厅,集中反映原隶属古徽州婺源的历史风貌及人文典故。博物馆第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随着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的不断升温,近年接待游客数量不断增多。

  该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有从商代到清代的石器、青铜器、陶瓷器、铜铁器、玉器、漆器、金银器、骨竹木雕刻、徽墨、砚台、印章、书画、剌绣等各类国宝级和一、二、三级文物达万余件,包括近千件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和四、五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尤以唐宋名砚、两宋纪年墓瓷器、明清书画和明清历代工艺品为优。

  馆内精品有东汉元兴元年陶权、两宋名瓷名砚、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钿翠座屏、透雕蟒纹玉带等、明代刘世儒《墨梅图》、吕纪《芦雁图》、清代渐江《黄山图》,以及明代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冯梦龙,清代郑板桥等名家书画代表作。此外,汉代番汉兴铜洗、明代翡翠鳌鱼佩、明代松纹犀角杯、清代猫眼等数百件文物也极为珍贵。其中,钿翠座屏是由名贵鸟羽组成的大型牙雕插屏;明代鎏金錾花铜烛台(也称百花金莲炬)是一座铜制烛台,重90公斤,高2米,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图饰由一百支牡丹、芙蓉、金菊花组成;朱熹使用过的宋代陶砚,为海内仅见;大型翡翠画,重300克,也为稀世珍宝。

  1986年8月,国家文物鉴定会议在婺源召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专程至婺源对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鉴赏、评定,高度评价为“中国县级第一馆”。著名学者、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专此撰联评价婺源博物馆:“数赣皖学问家多出星水,愿区县博物馆皆步婺源”。

  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江湾江湾汪口汪口大鄣山大鄣山长溪村长溪村彩虹桥彩虹桥严田古樟民俗园严田古樟民俗园理坑理坑大鄣山卧龙谷大鄣山卧龙谷李坑李坑月亮湾月亮湾篁岭村篁岭村清华镇清华镇官坑村官坑村庆源庆源江岭江岭上下晓起上下晓起汪口俞氏宗祠汪口俞氏宗祠桃溪桃溪婺源五龙山婺源五龙山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