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湖原名包府坑。现代开封感到“坑”的不雅,遂有包公湖之名。对包府坑得名的诠释有两种:其一为包拯的家在“坑”的西侧,即现在的包公祠一带;其二是包拯的开封府,就在“坑”的下面,而如今复建的开封府则在“坑”的北侧。
如果从空中鸟瞰,包公湖像一湾如月湖水铺摆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与红墙灰瓦的古典建筑中。湖畔,一圈垂柳在春风中摇曳;一条大路、一条长堤自南而北穿湖而过,把弯月般的包公湖画成大地上晶莹剔透的眼睛,择居湖之北、西、南畔的开封府、包公祠、开封博物馆,就倒映在这冰心玉湖里。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