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建设项目之一,王安石纪念馆于1985年9月12日破土,次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建筑方案由南京园林设计研究所设计,占地面积133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门楣,楼阁实体,二览(展览,浏览)兼顾的特点。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宋式的二层楼阁,歇山飞檐,筒瓦花窗,园拄环绕对称端庄,其它附属建筑的格局与主体建筑和谐协调,既造型各一,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端庄素雅的门楼虽不雄伟壮观,但牌遍上镶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提写的馆名“王安石纪念馆”六个大字,使门楼显得格外的气派、精神。一进大门,两侧是造型优美的隐壁,顺着甬道登上水榭,池边杨柳垂风,水中鱼儿飞花,阵阵幽雅的古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迂回曲折的游廊碑廊将。
门楼、水榭、接待室、主楼和荆公亭连为一体,形成“曲径同幽,耐人寻味”的佳境。“怀文堂”的宋代文物,使人们领略到祖先的文化艺术,通往“草亭”的田间小道,让游人想起王安石罢相后的淡泊生活。
主楼展厅分上下两层,四个部分。简明扼要的“前言”引出王安石的出身、家世和他青少年时期的活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一大标题下,展出了王安石十几年地方官的政绩同,他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事书”,“三不足论”,“熙宁新法”的主要内容都在版面中得到展现。在二楼展厅,王安石的文章诗词,道德人品是主要展出内容。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诗词,曾使多少后生学者为之倾倒,高风亮节的品德连他同代的反对派也叹服。刘海栗等名家的书法,王大进教授和他弟子们精心雕塑的十组王安石塑像,更使全馆增添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江西抚州市
王安石 (1021~1086)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 详细+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