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民间灯舞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至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些形式各异的灯,以模拟动物形象为主,如龙灯、蚌壳灯、麒麟灯等。灯舞即有灯又有舞。“灯”有龙灯、狮灯,竹马灯等,“舞”有蚌壳舞,虾灯舞等。它多为群舞,主要在春节、元宵节表演,尤其在夜晚,彩灯缤纷,气氛热烈,再伴以锣鼓、烟花、爆竹,热闹壮观。
常德民俗志载:“竹马舞又叫跑竹马、竹马灯,石门县、桃源县等山乡流行,饰一小生一小旦对舞,多用踮步,后踏步及大踏步,给人以骑马行走的感觉。伴以音乐节奏,唱词重复,一唱众和,声音高亢,表演时间多在春节。”常德竹马舞历史悠久,它是与龙舞、狮舞、蚌舞、采莲船、地花鼓等民间艺术同属一脉的姊妹艺术。在唐代孕育,宋明两代得以发展,至今还在沅澧流域尤其是临澧、安乡、澧县、桃源等地津市农村流行。逢年过节、婚寿喜庆时常有民间艺人进行演出。舞蹈者模仿跑马的姿势,或扬鞭疾行,或执辔徐行,通过表演马儿慢行、上坡、下坡、过桥、跳跃、旋转等动作,展现马的各种姿态。载歌载舞,形式活泼,热烈奔放、古朴清新,具有浓郁的乡土艺术特色,博得人们喜爱。
竹马灯源于小儿玩耍的“青梅竹马”:胯下骑一根竹竿或一把笤帚,手执一鞭,口中喊"驾,驾",学马儿奔跑的样子跳跃前行,稚拙天真,憨态可掬,这便是男孩子小时候常玩的“骑竹马”游戏。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顽童们胯下的竹马,到了宋朝发展演变为一种乡土味十足的民间舞蹈,即“竹马灯”。
常德竹马灯是一种地花鼓表演形式,使用戏曲曲牌,采用花鼓戏音乐,配有演唱戏文。临澧还开创了用荆河戏曲牌做唱腔的竹马灯。澧县、临澧一带的竹马灯一般由两男一女表演,一个须生,一个小生,一个旦角,各人右手执一根马鞭,骑在纸糊篾扎的马上,拉着缰绳,做着马儿碎步小跑的动作,沿“纱爬拐”(即横8字)的路线作循环穿行,边跑边唱。也有四人表演的,另用一个小丑,不骑马,手拿一根马鞭,在旁边抽这个的马一鞭,抽那个的马一鞭,说一些风趣逗乐的话来插科打浑,甚是有趣。这就是我们儿时跟着赶着看的竹马灯舞。但安乡县的竹马灯却别开生面,可能是因为安乡与湖北和湖南益阳接壤的缘故。
安乡竹马舞类别有三种。一种是“桃园三结义”的三匹马;二种是“五马放槽”的五匹马;三种是“八骏图”八匹马,但以三匹马的竹马舞最为常见。由于语言不同,安乡竹马灯有西乡竹马和南乡竹马之分。西乡竹马演唱的西乡花鼓调,南乡竹马演唱多以南乡花鼓戏为主。南乡花鼓多于西乡花鼓,音乐伴奏都是以胡琴、锣鼓、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一般西乡花鼓的大锣大于南乡花鼓的大锣,南乡花鼓的胡琴用大筒,西乡花鼓的大筒长于南乡花鼓的大筒。
安乡竹马舞的道具制作:马都用竹篾编蒙白布,画成马的形象,颜色分红马、白马、黑马、棕色马、花色马等。头上粽毛和尾巴根据马的颜色用黄麻染色扎上,马的下部用彩布围边即成,马鞭按颜色用竹布制作(少数地方的马用木制成,故称木马,玩法、唱腔、伴奏乐器与竹马完全相同)。安乡竹马舞的服饰多用戏剧服装,化妆根据角色唱腔的特点,分净、旦、生、丑、末,三匹马和八匹马根据角色安排都在其中减加。安乡竹马舞的表演主要是以变换队形为主,一般都小插花、大插花、银扭丝、拜四方等,演唱以戏剧唱段为主,同时也有即兴发挥。演出场地可大可小,一般堂屋和禾场即可演出。过年过节可以家家进户户到。
竹马灯舞流行于我国广大汉族地区特别是江南农村,由于地方文化的差异,竹马灯舞的规模、乐曲、道具、脸谱和及其表演形式各有千秋。和起外地的竹马灯相比,常德竹马灯舞却是小巫见大巫。
闽西龙岩适中的竹马灯,就是十人十骑。两个小生,一个扮书生手扶扇,另一个执令旗,各骑红马;两个小丑,项童打扮,各骑白马;其余三对扮村姑和青年,各骑黄马。四盏四角灯,两幅城墙城门布条。由骑红马小生领头,在广场作流动性表演各种队形变化的舞蹈。闽南竹马灯也是十人十骑,但却表演《昭君和番》的故事,表演者脸谱各异,服饰有别,出场时有番兵头、小丑、小生刘状元、番王等,有的还加毛延寿。
更壮观精彩的是皖南的竹马灯舞,它由二十个竹马灯列表演。每年的元宵节,街道彩灯闪烁,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闹花灯拜年拉开了帷幕。是夜,街头早已是人山人海,随着阵阵由远而近的锣鼓声,走马灯首先向人们奔来,20个马灯在乐曲伴奏下腾跃起舞,刹时人群沸腾,鞭炮作响,硝烟弥散处,马队时而慢慢徐行,时而又疾驰;一会成直线形,一会儿又成环形,队形路阵变化多样,交叉穿梭连环反复。
竹马灯分布于沿江江南一带,铜陵地区主要是钟鸣镇及周边县市,钟鸣镇竹马灯主要组织制作演出地在该镇牡东村白牡岑自然村,每年春节期间到周边村庄游玩。
相传明末清初,该村西南方有一山在夜里可听到马铃声响,后又有人发现一个红脸大汉,疑是“关公老爷”现身,经村里掌门先生及族长们商议,以玩灯纪念,于是决定请师傅用蔑扎成竹马,并请一人化妆成关公为活菩萨,以关公解皇嫂一段故事为基本内容,配以民间乐器道具,四处游玩,接受人们烧香、朝拜、许愿,逐渐形成一种集布阵、穿花、跑马等为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