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蓬山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南,距合肥市区仅18公里,有“森林大道”与市区相通,紫蓬山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近百平方公里,著名的风景名胜有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森林生
紫蓬山 态保持良好,全区拥有森林面积3500公顷,各种植物470多种,栖息鸟类120多种,仅鹭鸟就有3万只以上。主要名胜古迹有:始建于三国的皖中名刹--西庐寺;西汉大将李陵之后代、三国魏将李典之墓;宋抗金名将葛升之墓;太平天国将领、重修西庐寺、明教寺的名僧袁宏谟故居;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刘老圩,淮军名将张树声、周盛波、唐殿魁的故居---张老圩、周老圩、唐老圩等。
景区介绍
著名景观还有:高21米的如来大佛、阿弥陀佛、药师大佛和高15米
的弥勒大佛摩崖塑像、鸠摩罗什、五百罗汉塑像,以及白云寺、潜山庙、文昌阁、周瑜读书处、洗砚池等等。革命史迹有张津烈士墓,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及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独立游击师诞
紫蓬山 生地、肥西建县初期县府旧址--小梁岗。景区内山水相依,动静相宜。众多的湖、河、塘、泉,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青山之中。大堰湾,风情多姿;仙人湖,俏丽沉静;磨墩水库,碧波荡漾;潜南干渠犹如一条长龙在层峦叠嶂间蜿蜒舞动。紫蓬山自清代开始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美誉, 1992年7月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9月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名胜区。 紫蓬山是取紫色袈裟和蓬莱仙岛的首字而得名,为“迎紫气,赴蓬莱”之意。
景点介绍
风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始建于三国的皖中名刹西庐寺;西汉大将李陵后 代、三国名将李典之墓;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刘老圩等。著名的景观有“三世佛”、弥靳大佛和摩崖五百罗汉塑像。
革命史迹有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及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独立游击师诞生地、肥西建县初期县政府旧址小梁岗等。大自然的鬼爷神工,在给神州大地创造跨越鄂、豫、皖三省的巍巍大别山时,情有所钟地抛下一条带状的山峦---这就是大别山的余脉,自西向东延伸在合肥所辖肥西县中部,长达25公里的紫蓬山区。紫蓬山区以它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气候,无污染的水质,嶙峋的怪石,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于1992年7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湖
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是个天然浴场和水上乐园。距“仙人湖”百十米,是“佛园”景区。“佛园”
的碑坊大门坐西朝东,寓“紫气东来”之意,门额上书有“佛园”二字。佛园的大门前有石狮一对,分别由一座四方形高大石围栏围护。两侧山体上或雕或塑着众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穿过石雕坊碑,沿着弯曲的山间小道前行,一路上可以尽情领略紫蓬山佛教文化的神韵。穿过“佛园”不久即达“西庐寺”。寺前有一棵状如“孔雀”的马尾松,树高十余丈,仰首望去,那松树身上苍老的斑痕,颇似孔雀身颈上的羽毛,粗壮而又弯曲的树干不断向上伸延,直达苍穹。树顶枝蔓横生,恰似孔雀“开屏”。这棵自然生长出奇特形态的“孔雀松”,已成为紫蓬山的一棵名树和一景。
始建于东汉末年,唐代改建为“西庐禅寺”。唐代以后,因战乱屡经兴废,明末清初,静澄、鉴容及晚清的通圆和尚,各有一次大的重修。据《紫蓬山志》记载:通圆和尚于同治年间在修复西庐寺时,陆续建成殿房124间,计有“大山门五间,中供弥陀佛,左右四大天王像,地藏殿十五间,殿中木塔一座,殿左右十王。加上大佛殿、后殿、宫厅、禅堂、观音堂,位于二层的八卦亭、钟楼亭、藏殿楼、寮房、通公塔、望湖楼等等,真可谓是殿宇恢弘,气势非凡。寺内还收有众多文物及苏东坡遗物---一方宋砚。西庐寺堪称名刹、宝刹,也成为合肥地区当时最大的庙宇群。西庐寺佛堂里供奉着“三世佛”像。佛堂左侧有一棵被称为“活化石”的古银杏树,树高10多米,胸径粗约10圈。这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除树干略向一边倾斜,微呈老态龙钟状态外,依然是树叶稠密,青翠欲滴。西庐寺周围松竹环抱,古木参天,环境幽静秀美。寺旁的“望湖楼”是西庐寺的最高建筑物。登楼近处可看到紫蓬山下素有“璀璨明珠”之称的大堰湾的湖光山色;远眺,碧波万顷的巢湖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由寺下方森林步道折向东南,便来到“仙人洞”。这里怪石嶙峋,石象、石狗、石牛,似真非真,引人遐想。“仙人洞”有东西两个洞口相通,历来是游人到紫蓬山游玩必到之处。古人有诗赞颂这里“怪石嶙峋耸绿崖,天生石洞住仙家。蔷薇烂漫风吹落,洞口蒙蒙看雨花。”
在千年古刹西庐寺东侧山道旁。孔雀展翅高飞,直冲云霄。孔雀松已经成为紫蓬山标志。
位于苍翠葱郁的紫蓬山北麓,这里山水灵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而独特。是一处集风景、休闲和娱乐的佳境。两岸的袁圩旧址,与它相邻的小梁岗,以及不远处的淮军名将故居周老圩。如今,这里已经举办过各类全国水上运动比赛,成为安徽省水上训练基地。当然您也可以在这里泛舟垂钓或乘快艇体验冲浪的刺激。
原名青龙寺,为西汉初年所建,距今已逾千年。相传,宋苏东坡遭贬谪时曾来此避难,并在此留下一方长一尺二寸、宽七寸的巨型砚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为寻访苏东坡遗迹,找这块巨型砚台,曾到此拜谒,并改“青龙寺”寺名为“白云寺”。“白云寺”坐落在“千字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