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栎阳都遗址(现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新义、东西党家、南丁、花刘、汤家村
战国-汉)1963年、1980-1981年勘探、试掘。面积约4.2平方公里,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600米。城垣夯筑。南墙残垣1640米,高0.4~0.6米,基宽6米;西墙残垣1420米,基宽8~16米;东、北墙未见。角门址1座,西门址2座。城内道路13条,其中东西路6条,南北路7条,街宽15.7~17.7米,城内夯筑基址7处,呈长方形,最大者700米。有居住及作坊、水井等遗址15处。城东南、东北、西北为墓葬区,北城墙外还有一东西向渠道。历年出土有铺地砖、空心砖、绳纹筒瓦、板瓦,云纹、葵纹、素面瓦当、圆形陶水管、陶碗、盂、罐、甑、壶、缸、鬲、鼎、金饼、铜镜、釜、镞、“半两”、“五珠”、莽币、铲、石磨、石范、石夯头等。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都自雍城迁至栎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至咸阳。项羽三分关中,塞王都栎阳。汉刘邦初年亦都栎阳,至七年(前200年)始迁长安。十年(197年),更名栎阳为万年县。自战国至汉初的180年间,栎阳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要地,汉高祖刘邦之父的太上皇陵(万年陵)陵邑“万年县”即设于此,栎阳城和万年邑实际上是一城两名。栎阳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栎阳古城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