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柴”字条下,北宋人徐铉注:“柴”又别作“寨”;依北宋《广韵》“寨”又作“砦”。可见,“寨”的起源很早。镇安山寨始于何时,尚待详考。今天所能看到的寨子,多为明末清初所筑,特别是清嘉庆以后重修或新建的。嘉庆九年(1804),鉴于镇压白莲教义军的教训,陕西巡抚陆有仁奏言:“商州、洛南、山阳、镇安、孝义(今柞水)五处,责成潼商道,务必每邑在各有险可守之处,号召地方自行修筑寨子,堵御要隘,以杜窥伺而避战乱。”于是,各地在险要处蜂起修寨与凿洞。据不完全调查,全县大小山寨有200多座,人工凿洞40多处,星罗棋布,雄居于各险要山头和悬崖峭壁,不失为一大景观。
镇安山寨的主要特点是:
东早西晚,东大西小。县城东部,自然条件较好,开发较早。大坪镇的岩屋村、米粮镇的前湾村和赵湾村,均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明初的-大移民,大都落户于大坪、米粮、铁厂、高峰等镇。人口较密,财富较多,修寨的积极性自然就高。十多华里的米粮川,沿河两岸的山头上就有五座寨子。大坪街四周有三座寨子,叫做“一山作屏,三寨拱卫”。七里峡街前东西寨对峙,俨若两扇关门。县西“下湖人”多,大都是清乾隆中期以后陆续迁来的,当时人家很少,难以修建寨子,加之山大林深,自然洞穴多,到处都可以-匿物,建寨的迫切性也小。西部寨子大都是同、光时期建的,一般规模较小,甚至有三两户的家寨。但也有仁迩、龙兴、保安、魔王等名寨。
石头寨房石头墙。平原村落的寨子,多是用土筑成的,俗称“土围子”。军队安营扎寨的“寨”,是在驻地临时用木头构架的“木栅栏”,这可能是“柴”字的由来吧!镇安的寨子是就地取材,开山取石,全部用石头修寨砌墙。这种石头寨墙,是不是“砦”字的来源呢?这里的寨墙高大,一般5-6米,寨门墙高8米左右,上部有女儿墙、垛口。一般一个寨门,少数是两个寨门,最多的是磨里沟的大寨是四个寨门。该寨一峰突兀,直插云霄,在四个小梁上各开一个寨门,叫做“四龙捧日”。
寨名五花八门。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以方位命名,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是以吉祥如意词语命名。以吉祥如意词语命名的,如早阳、月亮、凤凰、乾坤、天兴、兴龙、安乐、长延、保安、人和、一心、同心等,仅太平寨就有7处。还有叫蛮王寨、女王寨、响马寨的。马鹿坪和长哨的蛮王寨(或魔王寨)至今还是个谜。西部有6个小寨叫“喔喝寨”,意思是山矮,离人居很近,喔喝一声人就可以到寨集中。
寨内多有庙宇。庙是神的居所,神是善男信女的精神寄托。有修玉皇庙的,有修老君庙的,有修灵官庙的,有修菩萨庙的,最多的是关帝庙。他们以为关公忠义神武,可以庇佑山寨的安全,从而演绎了许多关公显灵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当贼寇向寨子方向来临时,只见关公横空出世,跨马提刀,几十丈高的身影站于寨前,贼寇望而生畏,立即撤退,兵不血刃,就保住了寨子的安全。
一些名寨注重文化气氛。有的寨子立有修寨碑记,详记修寨经过、筹集资金及主要倡议人名录;有的大门镌有对联,文字典雅;有的室内粉墙上还有壁画。云盖寺的仁迩寨,石碑中记载有清嘉庆初年朝廷关于修寨的旨意,前寨门楣上镌有“天保”,后寨门楣上镌有“人和”。高峰镇双寨中部巨石之上的摩岩,记录了白莲教的战事。达仁镇的保安寨内,有镌石的棋盘、丢方盘等娱乐设施。大坪镇的藤花寨是寨庙结合,庙貌巍峨,原有20多块碑碣,各种字体都有,惜在“文革”中惨遭破坏。
许多山寨都发生过战事。清乾隆末期,朝政-,国运日衰,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军,咸丰九年孙四五、胡正满回民义军,同治初年太平天国义军和蓝(大顺)蔡(昌林)义军,都曾多次来往于镇安,为了补充给养,都曾攻破过山寨。民国三年的白朗(民称白狼)军,十二年的豫匪老洋人,十五年的镇嵩军刘振华部,都曾在镇安长驱过境或驻扎,尤其是土匪王三春在镇安反复扰乱十多年。他们攻破山寨,烧杀抢掠,民众深受其害。譬如“白狼”军,破了许多山寨,仅大坪镇苇园铺寨被破后杀死20多人,灵龙乡清泥沟洞被破后烧死51人。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军“放下武器,弃暗投明”的政治攻势下,盘踞大坪新寨上的-副乡长瑚百璋,柴坪龙兴寨上的镇安县自卫队一中队长祝迪卿,分别打开寨门投降和投诚,秋毫无犯。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