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溪
来自: Cherry
2016-01-15
548
  旅游芳草地——九子溪

    久住县城,人声嘈杂,车辆鸣叫,渴望有个宁静的旅游芳草地。双休日制的实行,寻觅一处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的自然景点,走走玩玩,轻松身心,该是多么迷人。

    数月前,我俩商定去九子溪进行一番“考察”。五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二人骑上摩托,驶出县城,十来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印象出人意料的好,返回后追述几处风光。

    寓意深长的溪名

    摩托驶过三江集团机关山头后,便绕山下沟,过渠道,再过水泥板桥,即九子溪一桥。也是名正言顺九子溪。车渐缓行,可见桥下水底如玉,水声如琴,溪边麦桔黄橙,秧苗青青,似翡翠镶金。远处山峦层叠,一片绿色世界。曹老师说,九子溪这名字有个典故呢!我听他叙述在很久以前,什么朝代,已不可考,这里住着一户人家,一个老头有九个儿子,下面十八个孙子,是个大家庭。老爷子七十岁大寿的那天,大摆寿宴,九子十八孙个个为老爷子祝寿,此事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太白金星腋下夹着一副对联扮装下凡也为老爷子祝寿。老人在醉酒之后,夸口说:我这一生真算得上儿孙满堂,福如东海,不得当孤老了。第二年,全家九子十八孙同坐一条大木船,渡过沮河到安鹿看皮影戏。船行至河心,陡起-,上游洪水排山倒海卷来,木船被打翻淹没,九子十八孙被洪水冲得七零八散,无一生还。村民们把他们的尸体打捞后,一同埋葬在溪口一座坟墓内。老人第三年便忧郁而死,这个大家庭落得个悲惨的结局,故当地至今流传着“九子十八孙,七十二成孤坟”的话语,后人便将此河取名为九子溪,以警示人们吸取教训,预卜前景务须谨慎,切忌夸口。

    据《远安县志》载,九子溪,发源于茅坪场镇的董家垭,向南流经塔林畈、福河寺、茅坪场、杨家套,于何家湾入洞沟,在安鹿村以东入沮河,因此河出洞沟以后的下段流经九子溪而得名。

    富有寓意的传说,准确的地理资料,使九子溪现出原貌,又蒙上一层神密的色彩。据说这溪口上方山坡上还有座小山般的坟墓,便是九子十八孙的殉葬之地。早年还有石碑,现已失踪,留给后人的,只是“九子溪”这个溪名及溪名由来的传说。而沮河西边的现安鹿小学的山头远看似那条覆水的大船,仍在那里作证。

    石凿岩屋遗迹——杨家寨

    摩托车行驶距县城六公里处的周家畈,停了下来,见河对岸耸立着并排的两座石山,高约150米—200米,山顶树木繁茂,葱茏挺拔。石岩为紫红砂岩,峭壁陡如刀切,似两堵高墙耸立溪边。在石岩上共开凿了36孔石门,远望十分巍峨,使人们自然地和现代城市的高层楼房相联系,只不过比高层楼房更高更宽,高耸入云。再者,没有现代楼房的窗户和阳台,远看石门稍矮而已。我们询问正在休息的村民,他们说:高的名叫大杨家寨,矮的叫小杨家寨。据说是明朝开凿的岩屋。现很少有人攀岩进屋,但六十年代曾有村民攀爬进去,拾得一些陶器、铜钱等物。抗日战争时,难民曾进去避难,躲避敌机轰炸。每屋可纳数十人,屋内有串联的石门。看来石匠施工是极为艰难的。按“寨”的注释,指从前村落周围的栅栏或旧时的军营。我们查阅《远安县志》: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刘通、石龙率荆襄流民起义军攻克亭子山下远安县城,尚书白圭和南阳抚宁朱永重兵合击,在起义军不断威慑下,成化四年,县治南迁东庄坪(今鸣凤镇)。根据这一史料记载,杨家寨石凿岩屋应是一防御工事,易守难攻,居高临下,可能是东庄坪或九子溪一带的权贵们为防御起义军打击而组织石匠开凿的,用于避难栖身和疏财屯粮之所。这种联系,实属冒然,尚待历学家们考究认定。但此时我感到迫在眉睫的是,这一历史遗迹——石凿岩屋,有关部门应加以保护,提出一些可行措施,免遭破坏。

    美妙的神话——仙女洞

    村民向我们介绍,从溪东上行一华里路程,有个山洞高约十来米,进身由外向内逐渐细小,内有山泉涓涓流出。曾有人试测过洞深,因洞顶洞壁有蛇、蜈蚣、蝙蝠攀附,难于测得准确深度,约为300米。此洞名仙女洞。仙女洞亦以一则神话而闻名。

    从前有个牧童,常在仙女洞附近放牧牛羊,每次放牧完后,总要在洞中游玩,总会遇到一桌热气腾腾的佳肴,摆放在石桌上。开始以为是敬神拜佛的人们奉送的贡品祭物,并不介意。一次,未见有人进洞拜祭,却见洞内美味佳肴仍摆放在石桌上,疑惑不解。他要寻个明白。一天,他寻机进洞躲在阴暗角落观察,等了许久,便在泉水旁站着向洞内撒一泡尿,正在这里,洞内飘飘逸逸走出一个美丽的仙女,端着花瓷盘碟,饭菜直冒热气。仙女正一抬头明眸发现了这个无礼的小牧童。牧童“嘿”的一声惊叫,仙女吓得弃盘逃进洞里。从此仙女不知去向,洞内石桌上再也未见摆放的饭菜了。据说,现在洞内泉水里还撒落一些瓷器碎片,便是那仙女手中摔碎的瓷盘留下至今的。这个小牧童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使后人对他声声唾骂并留下了一些思考。

    凌空飞架的九子溪渡槽

    我俩继续顺公路沿溪而上,约一公里处,眼前是一座凌空飞架,雄伟壮观的九子溪渡槽。渡槽长56.2米,宽3.2米,两端架设在洞沟出口的两边山峰的悬崖上,河心正中伫立起一座擎天石柱支撑着渡槽,高64米。行人在渡槽上行走观光,从山下仰望,如同碧海上的远帆在天际缓缓移动。

    这座渡槽位于沮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东干渠的下段。东干渠全长56.74公里,共建渡槽12处,九子溪渡槽为最大的一座,其雄姿摄影彩照被载入《远安县志》卷首。离渡槽进水300米处建有高水头水闸,溪边的九子溪电站,是由此闸进水发电的。水电站和渡槽之间有一空隙地段,可建茶果场或旅游设施,但现在是一片荒芜之地。渡槽泄洪闸泄下的飞瀑,直抵灌溉水渠。电站厂房面积较大,前有大型鱼池两口。时遇几位休假者在此垂钓。我们在灌木丛生、芳草萋萋的地上仰卧稍息,和在此旅游者们谈天说地,体验到此地的宁静和神奇。远离城市嚣尘,真是心旷神怡。仰望渡槽两端山峦高耸,漫山绿野一直延伸至蓝天深处,微风拂面,神情清逸。还有一对对恋人在树下溪边谈心游玩。我俩异口同声说:此处真不愧是旅游芳草地。

    幽深的绿色峡谷——洞沟

    我们把摩托车存放电站门口,从渡槽下灌溉小渠沿溪逆行,便进入一处神秘幽深的绿色峡谷——洞沟。说“绿色峡谷”是指山绿、水绿、天也绿。

    “呀!”曹老师止步惊叫一声,待我观望,原是一条丈长的乌蛇正起劲的绕游于潭水面上。两人捡起石块,一块一块砸去,溅起巨大的水柱,仍未击中这条大蛇,原来,它佯装倦缩于对面峭壁石缝处,鞭长莫及,只得将它放生于绿色峡谷。由此推断,这绿色长峡中,该生活着多少种类的生灵。两岸峭壁陡岩插入蓝天,松栎灌木藤蔓丛生,天空也成了“一线绿”。稍往前走,耳闻水声哗哗,我俩涉溪走近,原是一山泉瀑布从溶洞喷流而出。“把这泉水开发,贴上‘洞沟’牌或‘九子溪’牌商标,这矿泉水也可在市场上与名牌货媲美!”曹老师风趣地说,他感慨这里资源尚未得到开发。洞旁的石崖绝壁上有条栈道,我们一步踏着一个脚印攀登,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将滑入沟底,摔碎腿臂。这是上山的一条独路,至今山上村民经此栈道肩挑背驮进城,走惯了栈道山路,倒也十分轻松。返回原路,不多远,便见一开阔的青石板结构河床,河床上散落着野炊残留物,是旅游者在此休息野炊之后丢弃的。再往前走,据说还有两叉河、鸽子河、灶门滩等奇特景观。我抬腕看表,已是下午5时,游人已去,空空悠悠,听得溪流如琴,野谷鸟鸣,一片静谧。曹老师举臂指向前方云层下的一尊山峰说:那半山腰里有几个岩洞,象几个大厅,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入远安,难民向山里涌来,曾在此避难。我顺他手臂望去,只见蓝天下的一座山峰像个卫士立在那里,下面是悬崖陡壁,半山腰绿树掩隐之处有宽大的岩洞。此时看不见洞门,但我们不会遗忘,这里曾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记录着中国人民受屈受辱的悲伤凄凉情景。“洞沟”的名称大概也因此洞而来!此时,天上飘过几片云彩,天色已晚,我还暗自担心,如果上游骤下暴雨,洞沟水涨,在这“水槽”般的绿色峡谷里便会遇到大的麻烦,便顺洞沟原路而返。边走边概叹道:洞沟,真是一条绿色峡谷,又是一处“世外桃源”!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