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年山遗址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拾年村东面,其西南10里之地为蒙山之阳,东南北三面有蒙河水系环流,是一座台地型古文化遗址,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左右。该遗址系1984年10月考古调查发现;曾先后三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石器有:钁、锄、斧等;陶器有:鼎、缸、簋、杯等器物4000余件;清理墓葬136座等。通过大面积揭露和发掘资料表明,拾年山遗址是一座具有一定布局特色的原始村落遗址,整个遗址以高出周围数米为自然壕沟,它的北部为居住区,南部为公共墓区,东部系作坊区。其文化特征第一期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相似,年代测定距今约5500~6000年;第二期文化与薛家岗三期文化相似,年代测定距今约5000~5500年;第三期文化与石峡文化、筑卫城下层、樊城堆下层、尹家坪下层有联系,年代测定距今约4500~5000年,三期文化的划分是首次对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存作为分期研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江西在古代文化交往方面所占的重要位置,填补江西新石器时-古学编年序列缺环。它所发现的排列有序圆形房址、氏族公共墓地中有圹穴、无圹穴墓和瓮棺葬云集一地的葬俗,以及种俱全颇其特色的器物都是省内史前考古中仅见或少见的,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考古界热切关注。拾年山遗址不仅是研究江西史前文化的宝库,也是探讨南方古代文化的宝库。2000年7月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拾年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