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堂
来自: Christian
2015-11-16
773
三一堂  三一堂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上。19世纪时,鼓浪屿人口较少,岛上一直未建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直到二十世纪初,鼓浪屿才建起了新礼拜堂及福音堂两所教堂。但随着厦门新街、竹树、厦港三堂的信徒陆续到鼓浪屿定居,如遇上恶劣气候,三堂的信徒便无法乘船到厦门,而两所教堂规模小,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信徒,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决定在鼓浪屿建立教会。在教堂未建之前,信徒们的主日崇拜借用当时毓德女中礼拜堂(现厦门音乐学校)。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宏伟壮观的新教堂终于在1934年基本落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长执会还选定长老4人,执事6人(男女各半)以理会务。

  三一堂的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显得高大堂皇又带来极其科学理想的音响效果,成为本堂建筑最具特色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1992年续建牧师楼(现改为办公楼),2000年扩建教堂正门以及附属建筑并围墙栏杆等未了工程,整体工程先后共历时六十六年之久方得全部竣工。现总占地面积为2138.62㎡,总建筑面积为1368㎡。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12月中华基督教全国第二次查经大会于12月10日在鼓浪屿三一堂举行。由宋尚节博士布道,王宗仁、王宗诚两牧师担任翻译,每日查经二次。期间,三一堂座无虚席,悔改重生者达一千余人,就医者二千余人。宋博士这次布道,场面空前,为厦门的福音事工开创新局面。宋主领的查经宣讲,增强了厦门信徒的灵命。信徒们成立布道总部,由王宗仁、许春草、邵锦秀、王淑禧、贺山方任主席,组织布道队300人。

  1949年后,三一堂加入“三自”。1958年,三一堂和福音堂、讲道堂合并。1966年0开始,教会-停止一切活动。三一堂被改为鼓浪屿区人民政府的“人民会堂”。1979年9月,三一堂得到厦门市委-部通知,获准复会,由何恩及牧师、杨永年传道和陈以平传道向鼓浪屿区政府回收三一堂房产,并共同主持教务。三一堂一向以注重圣乐事奉著称,歌颂团阵容稳定、组织严谨、训练有素、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曾应邀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地,受到热烈欢迎,享誉海内外。

  现堂会有教牧五位,长执二十一位,信徒一千多人。目前开展的主要事工有五个团契(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两个查经班(普通话、闽南语)、两个唱诗班(歌颂团、青年诗班)、一所托老院(百合园),设有内部刊物《佳音》。本堂管理组织为长执会,下设七个事工部三十七个事工组,同工们同心合意分工合作,促使一切圣工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

  鼓浪屿鼓浪屿日光岩日光岩鼓浪屿福音堂鼓浪屿福音堂四落大厝四落大厝东方鱼骨艺术馆东方鱼骨艺术馆老厦门故事馆老厦门故事馆鼓浪屿百鸟园鼓浪屿百鸟园亦足山庄亦足山庄观彩楼观彩楼菽庄花园菽庄花园皓月园皓月园鼓浪屿音乐厅鼓浪屿音乐厅国际刻字艺术馆国际刻字艺术馆风琴博物馆风琴博物馆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