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华山志》载,净信寺始建于唐代,一名“安禅院”,又名“碧云庵”,俗称“老庵”。南宋诗僧释希坦将碧云庵修葺、扩建后易名“净信寺”。释希坦,号率庵,工诗,著有《九华诗集》,早佚,旧志中尚存其诗五首,现志仅存《九华崇寿塔》和《七步泉》二首。现在的净信寺主殿三间系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住持僧觉净携徒明顺、明通所建。大殿为全石结构,不仅四壁为青麻条石垒砌,而且整个殿宇的梁、柱、斗拱皆系青麻石凿成,有一人合围粗细,并云纹雕刻。正门柁梁之上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正楷大字。整个建筑尽显古拙、浑朴。像这种完全的石质性建筑在当地古时多用于修建在官道上的供旅人歇脚用的“路亭”,作为庙宇性建筑,尤其在盛产木材的皖南山区,弃木择石的做法还不多见,在整个九华山圣地的现存庙宇中也仅此一座。不知当年觉净住持是出于何种用意,至今仍是一个迷。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座寺庙的庙门弃正求斜,居南偏东约三十度“歪开”着。
另据现寺主涤冰和尚介绍说:此庙自古以来夏日寺内无蚊蝇。民间也传说,唐时的医圣药王孙思邈的后世传人陆仲远曾居此专研、实践其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行医乡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潜心编撰了一部《千金圣慧方》惠泽后人。又说陆仲远不忘师恩,将其师的圣像——俗称“药王菩萨”供奉在大殿之上日夜朝拜。自此后,四周的蚊蝇也慑于药王爷的法力不敢进入寺内。药王菩萨至今尚供奉寺内。
净信寺的神奇还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庙门出向西侧是逶迤南去,壁立千仞,峰峦交错的“笔架山”脉——九华山后山;庙门出向东侧的山体失势,脚下是一马平川的村舍农田;背靠山势平坦的“平山顶”;位置山腰“横排”——当地人因此又称庙址为“排上”。按懂风水的老者说法:此为“太师椅”状,是个风水地,暗合左青龙,右白虎。只不过右白虎——笔架山过于高峻险恶;而左侧轮空,青龙缺势,于是当年希坦和尚在修葺扩建寺庙时在寺庙的左前方建一七级石塔。塔高五米,略向南倾,微呈“S”状,形同兵器谱上的蛇形剑,立于危岩之上,名曰:青峰。远观青峰塔恰似一柄直刺天空的“青龙”与左侧“白虎”确具分庭抗礼之势。又传说净信寺庙址“排上”,暗合“竹排”。而净信寺的西侧泉潴峰侧有一终年不进阳光的山沟——阴洼。泉潴峰顶有一天泉,清澈甘冽,泉水四时不竭,溢流成溪,顺“阴洼”而下经净信寺,向东南方向流去,名“龙溪”。因“竹排”极易被水流失,犯净信寺“流逝不保”之忌,故立青峰塔以镇之,寓青峰塔为定“排”的“篙”。当然这都是些传说和不足信的迷信说法,不过在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不排除有这种建造思想的可能。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就净信寺环境布局和寺内柁梁上的石刻以及“歪门”来看,在宋代时,外来宗教文化在与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碰撞中已有了明显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痕迹。
净信寺还有一个迷,那就是“弯桥”。弯桥不叫“弯桥”,而叫“龙溪桥”,又称“净信桥”。也是诗僧希坦建于宋宝庆年间(公元1226年),双孔石板平桥。桥的怪异处是桥身呈箭头状,即“>”形。如果把龙溪看作箭杆,龙溪桥看作箭头,恰似一枝直指前方蓄势待发的弦上“箭”了。而古桥、古塔和古寺又呈一个神秘的三角犄势。其中的究竟寓意何在,恐怕只有当年的希坦知道了。
自古寺院多庄田。或是官府赐予的“口分田”;或是信士的“施田”;或是寺院用香火所得“购置田”。可净信寺的庄田却是犯沙门戒律所得:清嘉庆二十二年九月日寺内和尚廊法与当地财主打赌,“赢”“金长茂水田壹亩计十六丘”,且言明其“子孙不得执回”,“刊碑永远此据”等。此碑刻至今还镶在寺门沿右下侧。
净信寺的确是个“风水宝地”。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还孕育过奇特的天象:曾有本地香客和游人两次在净信寺目睹了莲花峰峰顶出现海市蜃楼。一次发生在2000年农历正月十六下午三时;一次发生在同年5月11日的上午十时左右。两次出现均为雨霁放晴,据目击者说,莲花峰上空,云霓之上又显“莲花”,两朵“莲花”互为呼应,蔚为壮观。净信寺不仅古老、神秘,而且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除紧倚净信寺的泉潴峰外,还有与泉潴峰隔洼相望的状若古人黛髻高绾的螺髻峰,以及中莲花峰等,奇峰叠嶂;幽谷呜翠。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印;佛教氛围与民间传说更把净信寺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