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八面,像粗大的石柱,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高177厘米,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全文;下段高36厘米,上面刻有捐助人的姓氏。幢身上的雕刻十分精美,其构造可以分为托座、束腰、华盖、腰檐等多种形式。下面的基石上刻的是海水纹座,线条细腻。侧面还刻着波涛汹涌之状的纹饰。台座上面还有三重托座,刻的是莲瓣、卷云等纹样。托幢身的那一级是八角形,八面有勾阑。托座与托座之间有三重的“束腰”,上面刻有盘龙、蹲狮和菩萨。蹲狮雄健有力,菩萨则坐于壶门内,神态自若,面型圆满。幢身上面的十级,变化更多,形状有华盖、腰檐、联珠、托座、圆柱束腰、八角攒尖盖等,刻的有卷云、莲瓣纹,还有横眉怒目的四天王、口衔璎珞的的狮子头。第19级是40厘米高、直径65厘米的圆柱,刻着16个佛像、菩萨和供养人的礼佛阁。
经幢是古代佛教的一种石刻建筑,唐初时随佛教的密宗东来,传入中国。最早只是一根八角或六角形的石柱,上面刻有咒语或-,叫做幢身;下面加基座,上面有幢顶,构造和式样都比较简朴。唐中期以后,净土宗佛寺里的经幢增多,形式也有了变化,雕刻日趋华丽和精细。松江唐经幢是中国现有唐代经幢中较大的一座。(国家文物局)
松江唐经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