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姜太公在静海一带避难时运气不好,事事都不如意:他在村上卖白面,被一阵大风刮走;他回家敲门,正巧手拍在钉子上;他张口骂苍天,鸟粪恰好掉到嘴里。
历史文献确实记载过静海县的姜太公钓鱼台。
民国《静海县志》说:“邑西子牙镇,相传为姜太公钓鱼处。故河名子牙河,镇名子牙镇。尤奇者,北有尚家村,多姓尚;镇内多吕姓、姜姓,均自称为太公之裔。”此外,《大城县志》、《畿辅通志》、《燕山丛录》等史籍中对静海的钓鱼台都有记载。
那么,姜太公的钓鱼台具体在哪里?它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呢?
通过走访得知,在今静海县东子牙村西一公里处的子牙河故道,有一处高约三尺、阔几十丈的土丘,这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姜太公钓鱼台。明朝时,钓鱼台上曾建有太公庙。清朝康熙年间,曾立有石碑,并刻有《钓台碑记》。碑文说:“台故有亭,肖太公像其中,一竿一笠,犹然渔夫时状耳。至万历二年(1574),其裔孙贡士吕小台等,始因其故址而更新之,扩亭为庙。”
以史志、碑文为线索,溯姜太公生平渊源,可发现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姜太公,东海上人(今河南许昌市),原名姜尚,单字望,又字子牙,世人尊其为姜太公。《史记·齐太公世家》对他的简历是这样记述的:“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孟子·离娄》也记载了姜太公的经历:“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从上述两处记载可以发现,姜太公在辅佐周西伯(即周文王)前,先隐于海滨或东海之滨避纣。后来他投靠过许多诸侯,皆未被重用。到了晚年时,才遇到周西伯。
要弄清姜太公是否到过静海,必须先弄清《史记》和《孟子》记载的“海滨”与“东海之滨”是否包括静海一带。众所周知,静海位于“九河”汇集之区,商周时其东部广大地区还没有成陆,因此当时静海一带正属海滨。《史记》中称渤海为“渤解”,而《辞海》中称渤解是古代东海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商周时的“海滨”和“东海之滨”当包括现在的静海一带。
纵观史籍记载,姜太公是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奇才,鉴于纣王无道,他的雄才大略难以施展,故外出隐居闯荡另投明主。商周时期,静海一带为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故可谓是理想的避世之所。
说到静海的偏僻,春秋时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当时齐、燕两国相邻,以黄河为界:河南是齐国,河北燕国。静海当时位于黄河以南,属齐国。
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他应燕庄王请求,出兵北伐山戎。事成之后,燕庄王礼送他返齐,从现在的河北容城一带出发,在将到沧州的时候,才发现送出了国境。
按照当时诸侯相送不出境的礼制,齐桓公就把燕庄王所到之处让给燕国。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两位诸侯连同大队人马在经过今静海一带时,竟无人发现过了国界,可见这一带的荒凉与河道的纷繁杂乱。
考诸各种文献碑记,姜太公钓鱼台在全国已发现多处,除最著名的陕西渭水磻溪外,还有咸阳、新安、历城、吴桥、南皮以及静海县的子牙村、钓台村等处。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察看这些钓鱼台的位置,基本都分布在商周时诸侯较集中黄河故道两侧,并形成了一条东起静海,西至磻溪,蜿蜒千余公里的弧线。这和《史记·太公世家》所载的“(姜太公)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周西伯”恰好呼应。
关于磻溪和静海等钓鱼台是否矛盾的问题,笔者认为《钓台碑记》的答复较为合情入理:“厥后,蜚熊入梦,遇文王于渭水之滨,则就养后发迹。故兴周其后,而渭水实先之;渭水其后也,而东海之滨(即静海的钓鱼台)实先之。”根据这个说法,可以认为潘溪的钓鱼台和静海的钓鱼台只有后先之分,而无真假之别,只是姜太公在静海钓鱼时没有遇到周文王罢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