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有户人家在山脚下开了一个干豆腐作坊,父亲做儿子卖。父亲技术非常好,能做出超薄的干豆腐。干豆腐每张大小都是一样的,当地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一市斤超过18张算合格,达到20张为上品,22张以上为精品。他家作坊里做出的干豆腐都是22张以上,并以"干、薄、细、香"为特色而远近闻名。干豆腐品质好,生意当然红火。除了在虹螺岘大集卖以外,儿子隔三差五还要推着车到连山和锦州去卖。生意好了,父子俩就想扩大生意,把他们的干豆腐卖到城里去。那时交通不便,卖东西全靠手推车,父子俩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儿子到锦州城附近开一个同样的作坊。说干就干,一个新的干豆腐作坊很快办起来了,儿子高高兴兴地当起了小老板。可儿子做出的干豆腐无论是味道还是厚薄都比在家做的差得多,试了多次都是如此。儿子只好回去向父亲请教。父亲想一定是儿子的技术不过关,于是就赶赴新作坊,亲自动手做。结果他做了好几次也都和儿子做的一样。父亲反复捉摸着,看来不是技术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父子俩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是水的缘故。于是,父子俩又回到了虹螺山脚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虹螺岘的干豆腐绝中之绝缘自于水。一百多年来虹螺山的水滋润哺育了虹螺儿女,也沉淀培育了百年品牌--虹螺岘的干豆腐。世世代代早已将干豆腐做得无可挑剔的虹螺山人,如今还在挑剔,着力把这一老字号土特产打造成全国干豆腐行业第一品牌。
干豆腐做法成文化遗产绝 虹螺岘干豆腐300多年历史,工艺濒临失传特10道工序做出,具有干、薄、细的特点保收购传统器具,葫芦岛将为其建博物馆晨报葫芦岛讯(记者胡清)毛驴拉着石磨,铁锅熬熟豆浆……10道工序才能做出来的虹螺岘干豆腐,已被确认为葫芦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工艺,葫芦岛市政府还要为之建一座博物馆。目前,葫芦岛市政府欲将此工艺申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