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药协会理事长罗海章在张家港举办的全国农药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很快,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速。但到了2011年,全行业遭遇的发展瓶颈充分暴露出来: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十分严重,平均利润率已降到5%左右;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企业在同质化的老产品上拼杀,实力雄厚的外企携其专利产品和成熟的农化服务大举进入,不断分割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普遍偏弱。
业内人士普遍反映,当前农药企业正面临信贷紧缩、税负偏重、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以及环保压力等诸多问题。受此影响,国内农药企业效益下降明显,行业可持续发展陷入空前危机,值得高度警惕。
罗海章认为,突破发展瓶颈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企业应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差异化发展才能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与此同时,应抓紧规范和净化市场,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步伐。江苏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荃指出,外资农化企业培训和售后服务已经进村入户,对国内企业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要着眼长远加强学习。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昊则强调,农药行业必须加快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否则在现有发展模式下行业发展堪忧。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弊端,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还要我国农药行业自身进行结构调整,提升科研技术,创新新农药品种以提高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