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识萘乙酸在蔬菜上的使用秘诀
来自: Edward
2016-02-24
676

萘乙酸,它是一种类成长素类广谱性低毒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该药剂能够经过作物的叶片、枝的嫩表皮以及种子等部位进入到作物的体内,随着营养流输送到能够起效果的部位。在浓度比较低的时候,它具有促使细胞分裂、增大以及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率、避免出现落果、改善雌雄花比率等功能;在浓度较高时,能够引起内源乙烯的产生,具有催熟增加产量的效果。在萘乙酸遇到碱生成盐类,盐容易溶于水,因此在配制药液时候经常会将原粉溶到氨水之后再稀释使用。

现在,笔者给大家介绍萘乙酸在以下几种蔬菜使用技巧。

一、西红柿。在作物的开花期,使用百分之四十的可溶粉剂20000到40000倍液,或是百分之五的水剂3000到5000倍液,或百分之一的水剂500到1000倍液喷花,能够促使植株坐果、避免出现落花现象、增加坐果率、提高作物产量。

二、西瓜。在植株的开花期,使用百分之四十的可溶粉剂20000到40000倍液,或百分之五的水剂3000-5000倍液,或百分之一的水剂500-1000倍液喷花,可以促使作物坐果、避免产生落花。

三、甜瓜。在作物的开花期,使用百分之四十可溶粉剂20000到40000倍液,或百分之五水剂3000-5000倍液,或百分之一水剂500-1000倍液喷花,能够起到促使作物坐果、不免落花落果、提升产量的效果。

三、黄瓜。在定植之前,使用百分之四十的可溶粉剂40000倍液,或是百分之五水剂5000倍液,或百分之一水剂1000倍液给整个植株喷洒1到2次,能够增加雌花密度、提升产量。

四、马铃薯。在种薯切块之前,使用百分之四十可溶粉剂10000到20000倍液,或是百分之五水剂1000到2000倍液,或是百分之一水剂200到400倍液进行浸泡种薯大约2到24个小时,之后进行切块、拌药、种植,能够促使作物发芽、提高结薯量。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