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稻秆蝇的体形特征及防治诀窍
来自: Edward
2016-02-04
611

稻秆蝇,我们将其称为稻秆潜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各省,并且在广东的山区以及丘陵地区的稻区也是普遍发生。危害水稻,也寄生在游草、稗草以及看麦娘上。主要是以幼虫钻入到稻茎内对心叶、生长点或是幼穗造成危害,在心叶抽出之后将会产生小孔或是白色的斑点,被危害到得叶尖转变成黄褐色,在展叶之后叶上会出现有若干条细长并列的裂缝;被危害幼穗变为畸形或是成白穗。

稻秆蝇属于双翅目、黄潜蝇科。成虫体长约在2.2毫米到3毫米之间,翅展在5毫米到6毫米之间,呈现为鲜黄色。在头顶出现有1钻石形黑色斑点,在胸部背面有3条黑褐色纵纹,其中,以中间的一条最大。在腹背的各节连接处都有一条黑色横带。卵呈现为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左右,呈白色,在表面出现有纵行的细凹纹。幼虫蛆型,在老熟时体长大约6毫米,稍微呈现纺锤形,11节,乳白色或是黄白色,口钩浅呈现为黑色,尾端分成2叉。围蛹体长大约为6毫米左右,呈现淡黄褐色,尾端分叉和幼虫比较相似。

稻秆蝇

综合防治稻秆蝇技巧:

1、冬春季与积肥结合,将田边、沟边以及山坡边的杂草清除干净,以消灭过冬虫源。

2、采取排水晒田能够减轻危害。

3、农药防治:

在成虫的盛期使用百分之三十的乙酰甲胺磷乳剂或是百分之四十的乐果乳剂1000到1500倍液喷雾,连续喷施2次,每间隔5天喷第2次。在插秧后平均每亩撒施百分之三的呋喃丹3千克或是百分之三的甲基异柳磷4千克,可以将幼虫杀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