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化肥、专业施用化肥的相关人员应该都明白合理用肥几个原则里,其中有一条是报酬递减律:在如灌溉、品种、耕作等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基础下,伴随着施用化肥量的逐渐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也会随着增加。当施用化肥量超过特定的限度之后,再提高施肥量,相反可能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规律,能够应用到工业、农业及牧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简单的说农民向农地里投入一元的化肥,产生的效益必须要比一元多才是有利可图的。
当前在化肥市场出现形形色色的肥料新产品,都可能会比传统的肥料产品要贵,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投入,可是有没有人去精心计算过,农民增加投入的这些“新产品”的这些钱,是不是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效益。
例如说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几十年都很较为稳定的化肥产品,当前有些化肥企业通常稍加调整,提高百分之零点几的物质,产品售价就会提高几百元钱,那么就这零点几的物质真的可以值升高的几百元吗?若是说购选的新产品化肥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就不可以作为新产品进行推广。
肥料产品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当丰富,可是增加作物产量、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面源污染仅仅有研究化肥新产品一条出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农业部推广的肥料深施,分层施用肥料,水肥一体化等都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但要去重视化肥产品创新,更需要重视施用肥料节点的控制以及施肥方式的合理化。
给肥料进行深施、分层施肥不仅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并且在提升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有机质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