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角颊木虱主要危害龙眼新稍的害虫,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农民朋友应及时了解龙眼角颊木虱防治措施。
龙眼角颊木虱的症状:
近年来随着龙眼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龙眼角颊木虱为害日趋严重。其成虫在芽、嫩梢及叶片上吸食为害,若虫固定在叶背吸食,并形成下陷的虫瘿,叶面布满钉状突起,为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黄,削弱树势,影响新梢抽生和叶片正常生长。
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规律:
5月下旬田间出现第一代老熟若虫,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羽化并进入第二代卵期,以后出现世代重叠。成虫多在白天羽化,羽化后在叶面缓缓爬行,经一天后交尾。交尾后一般三天开始产卵,卵产于龙眼树嫩梢、顶芽、叶柄及嫩叶背面等处。散产或聚散不定。成虫在午间气温较高时较活跃,遇惊动能飞翔,成虫常在嫩芽、嫩叶上栖息取食。
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管理。采果后尤其在冬季,结合清园清除病虫枝叶落果,集中烧毁。防止偏施氮肥,增施钾肥,使抽梢一致,新梢老熟快,可减轻木虱为害。花末幼果期结合疏花疏果及时剪除被角颊木虱严重为害的春梢。通过嫁接换种等措施,使果园内的品种纯一,树龄一致,生长、抽梢等生育期基本一致,便于综合防治,降低生产成本。
龙眼抽梢期正好是角颊木虱成虫盛发期,这时的嫩梢叶片是木虱产卵的寄主场所,树冠嫩叶颜色呈红色,叶片上的卵粒大多数还没孵化。在嫩梢叶片颜色转变为淡绿色时,龙眼角颊木虱处在若虫孵化期(低龄若虫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适期。可用药剂有: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