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农药时达到最高的效果,就必须要知道农药的使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
1、用高毒农药作低量喷雾
由于高毒农药作超低量喷雾时,为保持药效,喷雾的药液浓度比常规用药要高,低量喷雾,只限于喷洒毒性较低的农药,如马拉硫磷、杀螟松、乐果及菊酯类农药等,并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始终站在风头的无药行间行走。1605、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严禁作超低量喷雾,以免造成生产性中毒。
2、用颗粒剂农药浸水喷雾
颗粒剂农药的规格、组成等,大都是根据它的防治对象和被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点及用药部位的环境条件研制生产的,因而具有很强的专用性、特效性和投放的目标性。当前主要用于地面及地下用药。防治杂草或害虫,严禁浸水喷雾。另外,生产颗粒剂的原药多属高毒农药,经过粒化处理后毒性降低,可以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浸水喷雾会使其毒性恢复,使用时容易引起施药人员中毒。
3、用可湿性粉剂农药喷粉
可湿性粉剂是在原药中加入一定量的湿润剂和填充料,经机械碾磨或分流粉制成的粉状物,与一般粉剂相比,有效成分含量高,流动性差。因此,只能供溶水后配成悬浮液使用,不能作为粉剂直接喷洒。
4、高温、大风、阴雨天用药
一般农药喷洒的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过高,药剂易挥发分解,影响防治效果,还容易引起施药人员中毒。大风天气施药,药剂易随风飘散,难以到达目标部分,不但收不到应用的效果,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规定,喷粉时风速不宜超过1米/秒。此外,多数药剂不耐雨水冲刷,阴雨天气喷药,易被冲散,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并会污染环境。
5、用井水稀释乳化及悬浮性农药
井水含有大量钙镁物质,用井水稀释会破坏药剂的乳化及悬浮性能,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丧失,不仅影响防治效果,而且容易产生药害。
6、随意扩大用药范围
主要指农用除草剂,如:草甘宁等主要用于果园、林地等园林、苗圃除草剂,因除草剂药性不同,不可用于大田农作物;克无踪可以用于玉米、桑园除草,但应配套使用防护罩,以防误喷,造成药害。
综上所述,这6个误区的说明,可以在使用农药时有最佳的方法,更节约农药的过度浪费。
甲嘧磺隆通常要注意什么?
甲嘧磺隆如何的使用关系到除草的效果,因此许多朋友在不明情况下使用甲嘧磺隆,结果给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甲嘧磺隆在施用时通常要注意什么
施药时期
该品于芽前,芽均可使用,即从杂草萌发前到萌发后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施药,最佳施药期为杂草快要萌发,到萌发后草高5cm的下或是人工除草后草又刚长出来时为好。南方约在2-4月,北方约在4-6月。
施药剂量
施药量应根据土壤类,植物种类、盖章度和生长发育阶段来确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⒈杂草小用药量小
⒉多年生杂草比一年生杂草用量要增加1-2倍
⒊杂灌木比一般杂草用量要增加2-4倍
⒋有机质含量高和酸性增用量要适当增加
⒌杂草盖度量大。除草一般用量每667m2为5-50gl有效成份下同;灭灌用量一般每667m2为 70-200g;苗圃每667m2为5-8g,果园每亩为5-10g
施药方法
一般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器。每667m2对水40kg进行常量喷雾,亦可制成毒土,用人工撒施
最后要注意的是:甲嘧磺隆对农作物敏感,绝对禁止使用;风力在2级以下的晴朗的天气中喷洒,以免产生飘移而使附近的农作物产生药害:甲嘧磺隆显效较慢施药后6-8小时。杂草即停止生长先是茎叶由绿变紫红,端芽坏死,直至全株植死,故施药后不要因显效慢,而重喷或人工除草;施药完后喷洒工具不能在河沟水塘清洗以免农业用水变成农作物药害。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