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脲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低毒杀虫剂,曾经有很多的名字,也许市场面上关于氟啶脲的产品让农民们眼花缭乱,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产品使用技术是最为重要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氟啶脲的使用技术。
氟啶脲适用于多种瓜果蔬菜,对鳞翅目害虫具有特效防治作用。目前瓜果蔬菜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等,茄果类及瓜果类蔬菜的棉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斜纹夜蛾等,豆类蔬菜的豆荚螟、豆野螟等。
使用技术:
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均匀喷药,7天左右1次,特别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使叶背要均匀着药;害虫发生偏重时最好与速效性杀虫剂混配使用。一般每亩次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80一100毫升,或50%乳油8一10毫升,对水30—60千克均匀喷雾;或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500—700倍液,或50%乳油5000—7000倍液均匀喷雾。
茄果类及瓜果类蔬菜的棉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幼虫钻蛀为害前或低龄幼虫期开始均匀喷药,7天左右1次,害虫发生偏重时最好与速效性杀虫剂混配使用。一般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400—600倍液,或50%乳油4000—6000倍液均匀喷雾。
豆类蔬菜的豆英螟、豆野螟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幼虫钻蛀为害前喷药,重点喷洒花蕾、嫩荚等部位,早、晚喷药效果较好。一般使用5%乳油或50克/升乳油600-800倍液,或50%乳油6000一8000倍液喷雾。
小编温馨提示:喷药时要使药液湿润全部枝叶,才能发挥药效,适期较一般有机磷、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提早3天左右,在低令幼虫期喷药,钻蛀性害虫宜在产卵高峰盛期施药效果好。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